伴郎掄錘搶親,人類文明退回到蠻荒時代了嗎?

看到這個新聞,著實被驚到了,現代社會婚鬧已屬常見,但不外乎就是對新人惡作劇,或者多要點紅包的事。現在居然掄錘砸門迎親,哦,不,應該叫搶親了。這貌似應該是發生在文明時代以前的事,但現在,確確實實就發生在深圳這樣一個國際性大都市。不禁問?人類文明真的越來越進步了嗎?

有人說,這是傳統,有人說,這是傳統的糟粕,但我翻看典籍,卻找不到古代何時有這樣的傳統。

但卻在典籍中找到了這樣的話:『昏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禮記•經解〗)』不禁聯想到:當今社會的種種現象,是否真的是婚姻之禮廢造成的?也許有人會說:『就你想的多,大多數人不是都舉辦有隆重的婚禮嗎?』是的,大多數人會穿上盛裝,請親朋好友來見證兩個人的愛情,但,這真是婚禮嗎?我想只能叫婚慶吧。因為『禮者,理也。(〖禮記•樂記〗)』現代婚慶中,發生過多少不合理的事?掄錘搶親,應該只是一個『更上一層樓』的特例吧。

發生這樣的事情,旁邊叫好的人是怎樣想的?新郎新娘還能愉快的入洞房嗎?

上古蠻荒時代,人類各部族之間經常發生搶親的事情。這類情況至今在少數偏遠的地區和民族,還有遺風。但華夏民族至少在七八千年前,就由女媧氏制定了婚姻制度,要求男方一定要有相應的聘問之禮,然後按約定的禮儀,行媒妁之言,再結二姓之好。到了周朝,以禮樂治天下,制定了嚴謹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禮。也可以說是婚禮的六道程序。每一程序,都是雙方各自的家族在互謙互敬的情況下完成。

傳統中國被譽為禮儀之邦,許多禮儀都是嚴肅而充滿敬畏,因為最早的禮儀,就是原始的宗教儀式。那時,誰在禮儀中喧鬧,肯定會被視為異類。婚禮,是夫婦接合的開始,被認為是人倫之始,自此兩人結合,生兒育女,組建家庭。所以被認為是『禮之本』。需要『敬慎重正而後親之』。因為『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序,夫婦有序而後父子有親,君臣有正,朋友有信。〖禮記·昏義〗』也就是說,將來子女教育的怎樣,子女以後為人處事怎樣,都受婚禮的影響。而國家的穩定,社會的和諧,都與人有關,都與每個人的教育都關,那麼也都與每對夫妻的婚禮有關。

孔子曾告訴年輕的君主魯哀公:

古之為政,愛人為大,所以治愛人,禮為大,所以治禮,敬為大,敬之至矣。大昏(婚)為大。――〖禮記·哀公問〗

君主夫婦和睦,那個整個國家的夫婦都會跟著和睦,而夫婦和睦的基礎之一就是婚禮,所以君主帶頭做一場隆重而又莊嚴的婚禮,那麼就有促進國家和諧的作用。所以,孔子的意思很明顯:作為君主,你想治理好國家,那就從自己隆重而莊嚴的婚禮開始吧!

古代十分重視孝道,所以新娘出嫁時,並不是滿臉的喜悅,而是面有憂色。因為那時交通不發達,許多女子出嫁後,回娘家的機會非常少。想到以後很難再見父母,所以女子這時不僅面有憂色,而且會躲在閨房內不肯出門。這種情況被人稱讚、傳誦,然後成為效仿的模範,成為傳統。

然而,隨著歷史的變遷,傳統文化的缺失,人們只知道模仿形式,卻忘了其背後的原因。兼之近些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金錢,社會越來越浮躁。於是新娘閉門不出變成了討要紅包,婚禮只能演變為婚慶。又兼之成為胡鬧,惡作劇的重要場所,所以有了婚鬧。這還不夠,沒有警示的情況下,鬧劇只會愈演愈烈,所了有了新聞中的『婚暴』。

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現今許多人喜歡用金錢來橫量一切的社會背景,甚至沒錢就不談感情。所以男女訂婚變成了雙方家庭的討價還價。一千年前,司馬溫公就批判過這種現象:

將娶婦,先問資裝之厚薄,將嫁女,先問聘財之多少。至於立契約云『某物若干,某物若干。』以求售其女者。亦有既嫁而複欺紿(欺騙)負約者,是乃狙儈賣婢鬻奴之法,豈得謂之士大夫昏姻哉?其舅姑既被欺紿,則殘虐其婦,以攄(張也,即擴大)其忿。由是愛其女者務厚其資裝以悅其舅姑者,殊不知彼貪鄙之人不可盈厭,資裝既竭,則安用汝女哉?於是質其女以責貨於女氏,貨有盡而責無窮,故昏姻之家往往終為仇讎矣。

正是這樣的討價還價多了,雙方家庭一邊談婚論嫁,一邊早已暗生怨恨。兼之現在有許多人只圖一時之快而起哄,甚至借婚禮之機將平日之怨恨發洩出來,弄出惡作劇。因為這些人吃定新人及其家人不會在婚禮上發怒。所以婚禮亂像,愈演愈烈。只要不鬧出嚴重的後果,當事人都會口頭上表態『只是大家熱鬧一下,不介意。』但是,內心真的不介意嗎?就像這位被砸開大門的新娘,真會毫不介意?以及在其它新聞上,還看到被扔到大海裡的新郎,被用膠帶粘在樹上的新郎……

發生這些事情,洞房花燭夜,恐怕已不再是人生美事,而是人生慘事。甚至許多人也意識到這樣的婚鬧會帶來夫婦不和,家庭不睦,卻無法阻止鬧劇的發生。因為當今不知禮者何其多。科技發達的今天,人類行為卻似乎回到的野蠻未開化時的狀態……

想避免這種婚鬧、婚暴發生,只有重拾『禮儀之邦』之傳統禮儀,將婚禮以莊嚴、隆重的方式展現在親友面前,讓觀禮者在心靈上肅然起敬。這樣,才能讓自己有一個美滿的婚禮,從而給將來的生活鋪一個幸福和睦之路。漢文堂文化傳播中心,就旨在推廣傳統禮儀,用傳統禮儀來引導人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安定的生活。『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禮記·曲禮〗)』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