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逍遙』

逍遙,是一個地方。

小時候,就知道我們所屬的地方叫逍遙鎮,記憶中,清晨,父親常用鳳凰自行車,帶我走沙河堤,去鎮上趕集,我們稱之為『逍遙街』,彼時的逍遙,就是一條街道。

後來,翻開歷史資料,才知道原來這裡曾叫『小窯』,大概是以前有很多窯,我小時候還見過巨大的燒磚用的窯洞,後來升級為清水縣。宋代時,在此任職的王知縣曾寫詩讚歎:『百業俱興數小窯,官順民安世稱道。天時地利隨人意,任職四載樂逍遙。』因此,後來歷史變遷中,更名為『逍遙鎮』。

再後來,又了解到原來莊子墓就在逍遙鎮東,雖然屬於另一個鄉鎮,但距我們只有幾公里。這,是巧合嗎?

逍遙,是一個詞彙。

由於生於逍遙,便常思考『逍遙』一詞的內涵。但這個詞類似於『窈窕』,是一個天然的詞組,拆成單字,更令人難思其義。即使去查〖說文解字〗的『逍』,也是解釋『逍遙』二字。古人在注解中也只能借『消』字來注解:『消,盡也。未盡而將盡也。』至於『遙』,則易理解:遙遠,遙望。〖說文〗曰:『逍遙,猶翱翔也。』

綜上所述,逍遙,指的就是『燕燕於飛,瞻望弗及』的場景。怪不得莊子〖逍遙遊〗開篇即寫鯤鵬展翅九萬里。

逍遙,是一種處世的態度。

我第一個網名是『逍遙居士』,後來發現,村裡有許多人的網名都帶『逍遙』二字。除了我們真正的『逍遙人』,全國乃至全世界以『逍遙』為綱名者,不在少數。但,懂逍遙者有幾?

因為綱名中有『居士』二字,常被人當成佛徒,但我接觸過的佛徒乃至道士中,大多是偏執、偏激之人,這種個性其實與逍遙相去甚遠。孔子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能如此,才是初具逍遙特質之人。莊子的逍遙遊,更是讓人突破時空的束縛,能神遊宇宙,亦能神居塵埃;能神遊億萬年前,亦能神遊億萬年後。不被個人見聞的小時空所局限,不偏執於自我的認識。不偏執於物類所識,達到『物我兩忘』,這正是莊生夢蝶之義。

銀河系很大嗎?它在整個宇宙中依然微如沙粒。

夸克——目前人類探索到的最小單位物質

所以,我後來將網名改成了〖詩經〗裡的『於焉逍遙』,意為『在此逍遙』。真正的逍遙,不限於一時、一地、一居、一物,心所翱翔處,便是逍遙居。這簡單的四言句,洽是對逍遙最好的詮釋。

逍遙,是一門哲學。

一提起逍遙,人們大多認為是道家思想,似乎儒家就處於逍遙的對立面,是『寧可作死,也要有為』之流。但〖禮記〗中記載孔子曾『負手曳杖,逍遙於門。』〖禮運〗中更全面的闡釋了君王實現『無為』的指導方略:要想無為,必先有為。君主制定好禮樂制度,並以身示范,如此才能實現『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否則,任憑臥榻之側亂作一團,自己也要裝睡,只是逃避現實。人常曰『放下』,但未曾拿起,何談放下

孔子逍遙於門

將『逍遙』當成一家一派的哲學,實為對逍遙的束縛,將『逍遙』刻意的理解為『無為』,洽洽是以有為的方式來實踐『無為』,其本質仍是有為。真正的逍遙,是既可有為,又可無為。既可拿起,又可放下。但要清楚何事可為,何事不可為。否則,為『天下之大不韪』,便會失去『有為』的選擇權。

道家的逍遙,是任爾千變,我獨旁觀的灑脫;儒家的逍遙,是教化天下,功成身退的泰然。如今的逍遙,是思維縱橫於時空,不以六合為限的探索。從這點講,探索自然的天文學家、歷史學家、物理學家、微生物學家,都是逍遙人。

少年隨父在外,成年客居嶺南的我,逍遙,是魂牽夢繞的故鄉,是一生的牽掛。『意逍遙兮欲歸』。

思故園

吾本逍遙人,世衰思故周。

莊生夢蝶處,千載水徐流。

南國寄情志,禮樂書中求。

北園舒雅性,楚狂歌不休。

所謂伊人,於焉逍遙?

我願乎『河上乎逍遙。』

我願乎『羔裘逍遙,狐裘以朝。』

我願乎『服清白以逍遙兮。』

我願乎『求古尋論,散慮逍遙。』

我願乎『徬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