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与教育

人都是需要尊严的。准确来说,人都是要有人格的。

在论述人格于人之意义之前,我们不妨先咬文嚼字,澄清一些日常用错的词汇。

尊严是一个现代汉语词汇,在新华字典里,其解释是“庄重威严”,用此内涵是无法解释尊严是人人皆有的普遍性的。

而从口语的表述习惯来看,其延伸的内涵,实际是指人格。

故,准确表达应该是:人都是有人格的。

这样就很好理解,时常说一个人没有尊严,往往是指其贱格。

回到主题。

人格二字,作为现代汉语的词汇,解释很多,甚至各种解释之间相去甚,这是现代汉语乱象之一。

人格可以解释为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可以解释为个性;也可以解释为人的道德品质。

而作为两个汉字,人格的文言意义,是“人之格”。格的说文解字註释是木长貌,引申义用现代汉语来表述,就是框架。所以现代汉语时常组合出方格,格式,格律,格局,人格等含有整体框架意义的词汇。

朱熹的格物致知,就是指将事物放在其整体框架里,系统化,再分解研究,以致于大知。

人格,准确的理解,应该是指人作为一整个人,其应有的整体框架及组成部分。包括人性,品质,权利,责任,伦理,学识,地位等部分。

一个人有学识,并不代表人格就高,因为他可能没什么素质,也不讲究伦理,甚至人性上也比较缺乏。

人格也不能等同于地位,一个位高权贵的人,可能人格偏偏见光死,比如没常识,没责任,没人性。

也有一些人,见多识广,才学也好,素质也不错,但人格却不受见于主流社会,虽然自认为人格高尚,却并不为社会所接受,也是人格不够的。

对人的教育,培养人才,不能只局限于知识,也不能局限于伦理道德,首要的,应当是确立其人格,避免压制其人格的某一部分,再次,就其人格的各部分,协同培养,共同增长,如此教育出来的人才,方能成就大作为。

有人说地位是啃父的,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因为有一些人,家族地位高,却不能待见于大人物,而一些家庭地位不好的人,往往面于皇帝而不改色。为何?

地位,首先是人的心里地位,一个人,从小生活在高贵场合里,或者有意培养其在高贵场合里的生活习惯,那么,其内心能达到的地位也是很高的。

胸怀天下的人,其心里地位也是很高的。古人是比较喜欢登高的,因为一览众山小,能相对拔高其内心的地位。

其次,地位才是社会地位,但是社会地位是可以争取的,也是可以失去的。有的官二代,富二代,一旦家道衰落,就一跌不振,就是社会地位无法提升其心里地位的重要体现。

对权力亦是如此。一个识权,会权,懂权,敢用权的人,才有资格接受社会给予的权力,否则,即使让其身承将相之权,也只会是被权力所操控,甚至反受其累。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