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仇不報非君子,有怨不申義難張

有仇不報非君子,有怨不申義難張。仇不仇,善惡不辨,怨不怨,仁義無居。

善惡有衡,公正乃然;仁義所寄,怨不生焉。仇之所滋,善惡虛旺,怨之所萌,不仁不義。善惡失衡而不正,君子不為,仁義不存而無視,君子不恥。

仇之報也,虛實旺闕,公正乃見;怨之申也,明仁示義,五德彰顯。[……]

閲讀全文

且論宋江的道德模型

今人讀起古人文章,需先設身處地,以古人之觀念思考一番,如此方才明白作者要闡明的宗旨。不能如看電視那般,以娛樂待之,看完就丟了,作者想闡發的是什麼都不知道

今人自非古人,社會環境以 及語言方式皆甚有不同,欲要設身處地並不容易。如此一來,只好先丟去今日之觀念,再處處以古人的道德倫理去做準繩,方能理解得了其文章。今日之觀念,不外 乎西學的自由、民主、科學之類,而古人的道德倫理,也不過仁義忠孝之類[……]

閲讀全文

法律制度中四大基本要素的四行生克關係

法律制度中的四大基本要素分別為:權力、利益、責任、刑罰。之所以明確四者為法律制度的四大基本要素,是因為任何一項法定權力,都必須在法制中有明確對應的利益、責任、刑罰。

在西式法制概念中,權力通 常指政府的法定職權,英文表示為:Power;與之相對應的是權利,指公民的法定利益,英文表示為:right。但在無為法制中,官權與民權皆是權力,且 二者是對立統一、相互消長的,所以必須指出,無為法制的概念[……]

閲讀全文

從“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剖析現代漢語詞義亂象

漢字現代化之後,幾乎已經質變為拼音文字,這拜近代興起的漢字變革思潮及歷代政府的實踐政策所賜。所謂漢字變革思潮,是比較好聽的說法,不好聽的說法,叫“漢字拉丁化”。拉丁文字是一種拼音文字,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這是以西學標準做判斷的,二者是本質不同的文字體系,比喻來說,就像馬與鹿的區別。

如果拋開西學的標準,明顯看得出,漢字與拼音文字的差異,在於語言與文字的隔離與否。漢字與漢語本來是隔離的,漢字是[……]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