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隱君談教育94:何為真正的儒家教育?

 

如今,各種教育滿天飛,尤其以傳統教育、國學教育、聖賢教育、儒家教育、讀經教育、性情教育為名,各種解說,各種內涵,各種模式,吸引各種人群。本文試著從傳統儒家的角度,從整個教育歷史來疏理儒家教育,以正視聽,以檢驗各種教育的真偽,讓社會和不明真相的人群有所辯別。

首先,我們要給出一個儒家教育的界定,一般說來,儒家由孔子奠基,經其門人弟子、後世聖賢、明王演繹發揚,甚至施教隊伍實踐發展,涉及學術、教育、人文、國家及社會治理的一個歷史系統。從這一點上理解,儒家教育是寬泛的,包括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國家政教、家庭教育、同門教育,涵蓋從幼小到成人,男女老少,鰥寡孤獨,小人君子,善人惡人,賢士庸夫整個社會人群,既有道義、也有儀規,更有禮法,風俗,性情,乃至於各行各業文藝、技能。所以,它的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範圍又非常繁複博厚,要清晰疏理出來,著實不易,這樣的特點,導致了,各種理解、解說、管道和實踐的產生,很多人,從其中一方面或幾方面,就可以拉扯出儒家教育來,而且還振振有辭,以為得自聖賢,相互論辯,爭統,殊不知,很多情況是管中窺豹,一葉障目,而不自知。再加上釋道雜入,西教淩侵,更是各呈己說,各從其好,各施其法,各授其生,世人受其惑久矣!

那麼,我們如何把握真正的儒家教育呢?我們先來歸納儒教育的特點,再依據這些特點來作一個概念上的界定。儒家教育的特點如下:一是歷史的,孔子是直承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後世也是這樣歷史的傳承與發揚的。雖然學說眾多,但其源流與實踐都具有鮮明的歷史性特徵。二是廣泛的,從教育內容到對象到解決問題的普遍性,都是廣泛的。三是社會的,它不是一人之教,它與社會緊密聯系的。四是實用的,是要解決現實問題的。五是政治的,或者說是國家的,與國家治理、社會治理密不可分的。六是系統的,它是一個龐大體系的,這個體系又是內外有機結合,良性運作的。七是持續的。這個持續,不僅是教育對象的持續,還是歷史的持續、範圍的持續,內外左右的持續。八是綱舉目張的,由於其是一個系統,系統性要求其必須是有綱有目,持續作用的。九是崇聖信古的,這既是中華文化的傳統,也是儒家教育的特點,總是從先王先聖那裡傳承發揚出來,所謂“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繼絕往聖。”十是激情的,即憂懷天下,經世濟民,立命立心,舍我其誰。十一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內外合一、學修結合、學仕結合、學用結合的。它不是純粹的書面之教,言語之教、學校之教、義理之教、學術之教、性理之教、哲學之教。

依據以上的特點,我們就不難疏理出儒家教育的綱目了,實際上就是我早就耳熟能詳的大人之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由此三綱而化為八目,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此再以《尚書·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來證大人之學的歷史傳承性。只強調其中一綱一目,或者從其中一綱一目延伸開來,雖然也可以說是儒家教育,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全面,不系統,如果刻意把其所延展或深化誇張或極端化,欲以偏蓋全,以小淩大,那就不是儒家教育了。

基於此,我們對學校階段的普遍性的教育設計和規劃,就要以此為界定為准的,同時更要基於歷史教育實踐,前人是如何以此構建教育體系、機制的,又是如何完善完備的。而不是跨過前人的傳承與發展的實踐,自以為是,欲直承聖教,雖然合情,卻不合理。那麼,前人實現大人之學的實踐如何?最終發展成什麼?歷史已足以表明,就是由隋唐興起到宋元明清逐步完善完備的“以文取士”為核心的科舉教育體系。大家可以去瞭解中國整個教育發展歷史,也可以深入去瞭解科舉教育體系,是不是大人之學的最真正、最歷史、最發展的體現,是不是其傳承與發展?在此勿需多言,史足以徵也。

我們在由此來看,當今的各種教育,合不合大人之學?不合的,就不是儒家教育,合的就是,即便還在路上,也是。在此特別剖析一下“讀經教育”、“性情教育”是不儒家教育?“讀經教育”以開發人性為最高綱領,姑且不說,人性紛亂不一,以大人之學“止於至善”衡之就不對了。“讀經教育”以人類理性為學習、吸納與研究對象,一句話,就是做全人類的哲學家,姑且不說沒有任何現實性,佛陀、耶穌,穆罕默德,孔子,老子,蘇格拉底、柏拉圖,康得、黑格爾、羅素、海德格爾,都沒有哪一個成為全人類的哲學家的,都是有著特定的民族、國家、時代的印跡的。以大人之學,則完全背道而馳。這只是大之之學的學之中的學術方面的一小塊。這是前面所說的,典型地以偏蓋全,還自以為高明、永恆,統領一切。顯然不是儒家教育。此外,在其教育機制、體系、模式上,更沒有任何傳統的儒家教育的實踐、實證體現。只是掛著孔子像、用了幾本形式上的儒家經典而已。說句不好聽的話,是偷梁換柱,是“掛羊頭,賣狗肉”。家長們可要清醒了,這個新造的與中國傳統儒家教育幾乎不沾邊的讀經教育是完全未知的,自己讓孩子做了試驗品,不要屆時後悔怨恨,像現在很多純讀經家長一樣。

再比如性情教育,現很多人強調人性、性情,強調疏導,強調所謂的自然而然,強調遵從學生的意願、心情,強調所謂的“以人為本”。於是,在教學上,不設具體的目標與方向,不用考試,不壓不督,以學生性情為本。這一方面,來源於西方教育,另一方面來源於中國學術中的心性,性理之學。其實西方教育有一個一貫非常重要的教育系統,就是宗教,都不是完全性情的,也不是完全以人(性情)為本的,是信仰與服從的,只能說,性情這一塊的重視,只是後來的一方面而已,我們一學,就把其學為本了。此外,中國的性理之學,也是部分學人成人之後的探討,或自身修行修性冶情,又雜了一些釋道,如果又片面移置到學生教育之中,或者與西方性情教育結合,來普遍宣揚,那就不對了。也顯然不是儒家教育。真正的性情教育,不是教的,也不是早年學生階段就能具備的,傳統儒家性情教育,是大人之學的一部分,是在成人之後,自己修身、修行、感悟的,嚴格說來,不應屬於學生階段的教育設計和規劃的內容。不要因為,一些問題孩子與問題家庭,把這一塊誇大,放大。當然,針對這些具體的問題孩子與家庭,開展這樣的教育,也是可以的,但不具有普適性。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