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讀經教育的本末問題

這幾天,一位同仁,就此問題打了一個比喻,說一株大樹,無論根是本還是幹是本,如果沒有繁茂的枝葉,那麼根深不起來,幹也粗壯不起來。我聽了之後,聯想到自家種的花木,果然如是。長得茂盛碩果累累的一定是根深葉茂的樹。一顆移植不久的樹,即便是一個大樹,其根不可能深,枝葉都不太可能茂盛。此自然此理,深刻揭示了本末問題。其實,作為一個哲學問題,這不是什麼問題,按照辯證法,本中有末,末中有本,本離不開末,末離不開本,本末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可是,在讀經教育界,長期以來,一提到本末,就涇渭分明了。讀經是本,就只有本了,才藝等是末,就沒有末了。連讀經這個本的開始——識字,由是被認為是末,也沒有了。《論語》有一句話,志於道,據於德,依于仁,游於藝。這裡,本末既分明,又聯繫,有主次,又主次相輔。再比如,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是一個本末相輔相成的結構。本末不是割裂的。

或許有人說,我們強調本,不是不要末,只是階段性捨棄或忽略,這貌似有理,其實沒理。一是,本末在各階段都有相輔相成性,在每個階段,甚至每一個節點,都有其應有的本末,本末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常舉禾苗生長與嬰兒生長這兩個自然與人事之理,沒有這樣捨棄和忽略的。如果,在理論上只強調本,那麼,在實踐上,在奉理論為最高指示那裡,那就沒有末了。如果因為條件一時不備而沒有末則情有可原,可是必須要向家長們說明,這種權宜與不得已,而不是將這種缺失視為一種理論的高明,挖掘出各種理由來支持這種高明,繼續迷惑家長。實際上,多數學堂不是條件不備,而是不願,如果願意,也會創造條件很快具備的。沒有末——純讀經模式的危害性已經被實踐殘酷地證明了。很多讀經孩子和家庭都成了這種“高明、武斷、粗暴”的犧牲品。事實上,這種理論在哲學上不合理,在實踐上不合適,違背規律,不合歷史經驗,遭受懲罰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我們的一些家長,也不要怨,也不要恨,自己蒙昧于權威,輕信于大師,釀成的苦果,只能自個苦咽下去。

或許,純讀經理論與模式的的積極作用是這樣的,以一種極端化的宣傳與做法,加上高大上的烏托邦理想,吸引週邊的學生與家長大量進來,然後又以其邏輯上的粗劣,實踐上的悲摧,以孩子的幾年光陰為代價,促使家長們深入進去,發現與選擇更合適的傳承數千年的傳統私塾教育模式。在這個意義上,必須肯定其歷史作用,就比如五四新文化運動,沒有當年的激進與西化,哪來現在的反思與糾正。讀經教育理論宛如前進中的二弦曲線,雖然是在下端,可也是在前面,領著前進!我們要做的,就是向中靠近。上下兩端的幅長不要過於大而已。

其實,有人早就說過,讀經教育不是國學教育,也不是傳統教育。實際上,只是打著孔子旗號的,有點傳統包裝、借用聖賢經典與辭彙的現代國際教育而已。本來,用不著多說,也不需剖析,只是,這種理論對普通大眾,迷惑性太大,如果不如實指出,也是作為清醒的教育工作者的不負責。或許有人會說,你說的我們都明白,可是現在,情況特殊,危急時刻要相忍與共,在脆弱時期不要多事。對此,我認為,現在讀經教育已推廣二十年,影響面已全面鋪開,已到了反省與糾正的階段,雖然不強,但也不是弱到這種反省與糾正就葬送前途的程度。體制學校都有大量的國學經典進入了,天子都發話了,傳統文化教育的車輪還能停下嗎?在這個當口,我們更應當反省糾正,才能持續引領全社會的國學教育。如果非是,那麼,葬送前途的可能更是讀經教育自身。另外,作為忠實的傳統儒學後生,當傳統儒學受到這樣浸染的時候,凡有良知者,凡有勇者,也應出來指正。正所謂,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