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藝文言023號學員習作17《先秦諸子論》

商君論

老子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繼之,失禮而後法,失法而後刑。三王五帝坐朝問道,民莫不服;文武周公垂拱德治,而現大同。

余初聞商君,感其氣魄,思能改革者,即為有正義忠貞。且其法行之五年而令秦人富,行之十年而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似現大同之象。後讀《商君列傳》,至其車裂族滅,不禁痛惜。商君之死,世人蓋以其犯權貴,遭膺懲,然細思之或不然。

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動乎四體,禍之將至,觀其不善必先知之矣。南門立木,取小信於眾;牧司連坐,失大信於民,一過也。用詐術殺公子卬,而失信於外,二過也。失其上,陵其下,敵於外,亂於後,內外盡失,招禍於情理之中矣。依商君之學,非不知仁孝治國,以民強國富,其重法輕德,求速而迎上,招禍之始也。然物速成則疾亡,倚孝公一人之信,危如累卵不自知。遇趙良勸之,開其迷惑,而弗聽,錯失契機,大勢難更矣。

或曰,同為強秦,與五羖大夫何異?曰:五羖大夫者,其外能置晉救荊,於內能德施於民,勞不坐乘,暑不張蓋。因其行德教,施仁政,故民能化之,而後國富也。商君之治,國雖富,而民未化也。故禮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重法刑而省禮義,則民免而無恥;法令滋章,盜賊多有,皆非虛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彼商君者,何以死哉。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