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的喜悦,持恒的心聲——小學班第一階段學文體會

六藝文言小學班第一階段學文體會

六藝文言002學習學文體會

文章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承載著人生的真理;文章之所以感人,是因為它寄託著作者的真情。我學習古文大概有七年的時間了,這兩三年來也嘗試着用文言文來寫文章。但因為一直沒有良師指導,所以進步緩慢,又沒有興趣相近的朋友可以互相切磋探討,所以斷斷續續。

2016年冬,無意中得知廣州六藝書院的仕隱君先生將對外招收學生,進行文言寫作教學,便欣然報名。仕隱先生博學於文,有志於傳統文化之復興,在文言寫作上更是多有建樹。

在短短的幾個月學習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先生教風嚴謹,對自己和學生要求都相當嚴格。先生的課程安排深合儒家教學之道,除第一節課教導自我簡介外,接著就是大人小傳、家慈小傳,然後是致諸兄弟姐妹書。古人有言:教也者,長善而就其失者也。又言:百善孝為先。教育最重要的莫過於長養孝心孝行,通過練習寫大人小傳、家慈小傳,讓我們去重溫父母的恩情,從而升起感恩之心,通過揚父母之善,提升對父母的恭敬之心。接下來的致諸兄弟姐妹書、與夫妻書,則讓我們能夠對兄弟姐妹,夫妻,講出平時不好說出的話語。現在的社會,離婚率居高不下,凡是有德行有智慧之士無不對這一現象感到憂心,因為君子之道肇端於夫婦。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夫婦關係是否和諧更直接影響到下一代的教育,可以說夫婦關係決定一個社會的未來。通過這封信,我回憶了我們夫妻結婚這幾年來,太太的付出,表達了我對太太的愧疚和感恩,太太看後也非常感動,這是我的一大收穫。在後來學習的祭祖文、祭孔文、祭先賢文這三次課程中,譲我學會了對韻,學會了祭文要質樸情深,不可走馬高論。學習了桃源先生如何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融入真情之後,成為感動自己又感動別人的好文章。體會了“祭如在”的那種戰戰兢兢,提升了對先人的恭敬之心。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先生教學有次第,有高度、有深度,融匯了儒家的道在其中,古人說的“文以載道”,先生可謂深得其味。

六藝文言003號學習體會

進群學文二個月,剛開始是抱着玩的心態,老師佈置下來的作業也是不緊不慢地完成,沒有很放在心上。兩位老師批改作業只是關注自己的,其他也不閱讀。寫到第五課《誡己書》的時候,也沒有認真聽課,真到被老師拒收四次後才端正了自己的態度,開始對文體的型式、字數、規範有了體會。開始認真領悟要領。第六課祭祖文,我寫成了祭顏魯公文,老師給修改過後,讀起來震憾之極,差距天壤之別,此後不敢有怠慢之心,在老師的鼓勵下,重新寫了“祭外祖父文”。

感到痛苦之極的是第七課——祭孔文,要求押韻,這是之前從沒有接觸過的文體,上網查閱也是不懂,諮詢了好幾位學兄學妹也是越聽越糊塗,只感覺自己已無能力完成作業,對完成此習作絕望,曾一度想要放棄,恰此時老師公佈了考勤記錄,自己沒有一次記錄,此刻也許是對自己的倔強,一種好勝心佔據了內心,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強硬地套韻,完成了作業。此後一周桃源先生又一次講解怎麼押韻,在此次整理課件時明白了押韻的讀音、用法。

心理非常地清楚,肚裏本無多少的墨水,根本無法支撐下面的寫作,購買了豎版繁體《古文觀止》開始閱讀,對於基礎薄弱的我,讀起來又是頭疼不己,第一天非常艱難地看下一短章文字、第二天、第三天,直到一個星期下來,首先對繁體字轉換輕鬆了不少,讀起來也順暢了很多,此時翻書已不是頭疼心躁的狀態。

現在已不再是懼怕、沒信心的心態。之後的課時都會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做大量課前閱讀。差距固然存在,積累需要沉澱。急,是積極準備;不急,是放平心態;自己做到全力以付,收穫自會豐滿心腹。有二位老師的指導,更應信心滿滿,面對挑戰!

先生點評:該同學可謂基礎薄弱,最初學習態度與意願也異常薄弱,但他經歷了一個轉變甚至是蛻變過程,當有些基礎比他好,看起來更比他有意願與態度的同學都因考記陸續離去的時候,他10篇作業沒有一次考記,堅持了下來。由起初的什麼都不懂,連淺近的文言文也看不懂,到能自己看懂文言,找到方法學文言,不再頭疼心躁,對寫文言開始樹立信心,對學習逐步堅定。作為先生,我們甚感欣慰,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轉變,或許,目前,文言還没有完全置入進去,但我們相信,在這個轉變的基礎上,當初級班學業完畢,文言一定會在他身上,生根發芽,從此固有,從此帶動他各方面的學習進步。文言的引領性、籠罩性與內在促進性(癮),在這位同學身上,初步體現出來了。祝賀他,度過了最艱辛、又最考驗的第一階段。反而,我們看其它一些同學,很多就止步於此,或不勤學,或無誠意,或輕慢怠惰,或無尊師重道之心,對比之下,甚有蜀鄙二僧之感。

六藝文言004號學習體會

2015年初,我曾報名參加了六藝書院為期一月的塾師培訓,但未等到習作的階段,便因個人原因而終止了學習。其時,我對文言文的寫作有很大畏懼心,不知從何下手,但確實又很嚮往。2016年12月下旬,偶爾在微信群中注意到仕隱君發出的學文資訊,這次是通過微信授課的方式進行,暗忖:時機到了。便向老師申請跟隨學習。至今二月有餘,習文十篇。

記得剛入群時,還沒弄清楚情況,老師便佈置了作業:用文言寫一篇自介文,通過後才給學號。就這麼著,稀裡糊塗開始文言寫作之旅。從2009年開始,我便讀文言經典原文,七年多的時間也讀了不少。如今要下筆寫篇100多字的自介文,卻犯難不已。沒辦法,只能臨老師的,憋了兩天,總算寫完了。用如釋重負來形容當時的感覺真不為過。這剛想輕鬆兩天,老師馬上又佈置了第二篇,寫“大人小傳,五天后交。這回更是犯難,因為我發現就算用白文來寫,竟也寫不出什麼東西來!唉,我真是不孝啊,對父親的關注和瞭解真的太少了。七拼八湊寫完了交貨,老師給了個評語:對大人經歷善跡瞭解不夠,評判多,敘事少,顯空洞。真是文如其人,在老師面前,一切都是明擺著的,老師的評語更讓我看清了自己的問題。

接著是與兄弟姐妹書,這幾天,剛好是書院寒假班的時間,我全天要工作,一日做三餐加上課,真的比較累,這時節,惰性出來了,不想再寫下去,想著等空閒一點再跟老師學,便發資訊給老師說明情況,老師當時也同意了。但第二天一早給我發資訊,“不過,真希望你能持恒,前10篇是個考驗,過了這個坎,你就不覺得困難了,你就會樂在其中,甚至癡迷其中,反而是你辛苦工作的調劑,比如我現在給你們改文,再累,再花時間,也快樂其中。不要輕言放棄,我們這樣要求家長與學生,我們自己做到好學,苦學,堅持學,是最好的案例!你們都讀了很多年經典,也都雜七雜八學了好多,也解了一些經,可真到私塾教育的核心文言寫作時,才發現,無論是水準,意願,還是心志,都太缺乏。就因為,一直以來,沒有在這一塊上起得來。我們文言培訓,是一個體繫,是從傳統教育核心出發的體繫,它對自己成長與辦學,都是核心支撐也是持續促進的關鍵。”老師的話說中了我的要害,我確如老師所言,在心志上出了問題,耐受力不夠,累一點就想打退堂鼓。老師的話點燃了我心中的活力,內心的力量瞬間起來了,我馬上給老師回資訊說聽老師的,爭取按時交作業。這時候,心裡有種幸福感冒出來,“有老師這樣管著自己真好”。後續的文章完成得比之前要輕鬆不少。

在寫與長姐書的過程中,我又看清了這些年姐妹之間的疏離感,手足之情很淡。唉,這些年我學傳統文化都學什麼了呢?孝悌之道,於我而言,竟都是紙上談兵。自此開始更多地關注家人。

老師給我們的習作安排真的很妙,從自己出發,然後是孝悌之道,接著是夫婦之道,第四、五篇依次是與夫(婦)書,誡己書。寫到這兩篇,感覺不大費勁,因為在夫妻道和修己這一塊我已經通過其他學習途徑有所改變,有內容可寫。只是在語言組織上要費神。之後老師開始教我們認祖歸宗,第六篇寫祭祖文。祭祖,我寫給哪家的祖先呢?我已嫁為人婦,為人媳,為人母,要祭祖自然應該要寫給夫家的祖先才對。女子出嫁曰歸,夫婦正位則家道成,是的,就是應該寫給夫家的祖先。剛好這幾天把兒子的資料補充進家譜,帶著他一起寫家譜的封面,做完這事,寫祭文的感覺也出來了。

第七篇祭孔文是我好幾年前就想寫的,每次帶孩子們祭拜夫子時都想念自己寫的祭文,但每次都是無從下筆,只得在網上抄一些內容了事。老師規定,寫祭孔文要看《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傳》《論語》等資料。帶著任務去看這些資料,感覺真不一樣。

總而言之,跟老師學習兩個多月,收穫甚大。概要為以下五點:

一、 克服了寫文言文的畏難情緒,文言表達比之前順暢很多。有寫就有,不寫就沒有。

二、之前看文史資料總看不進去,現在有了親近感,可以愉悅地去閱讀,還逐漸懂得欣賞一些好文。

三、明白寫文章最珍貴的是心有所感,真性情才能有好文章。反之,通過寫文章可以説明自己認清狀態,找回真性情。體會到寫文言可以讓人變得內斂,純粹,清明。

四、 明白以文促學的妙處,寫文章是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與加工,反過來又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促進自己更多地去學習,去提升。

五、體會到師承的重要意義。無道之教育,流弊無窮。兩位先生慈嚴有度,讓我學習如何去做一個好老師。

最後,我要衷心地感謝仕隱先生及桃源先生,能夠聆聽兩位老師的教誨是人生一大幸事。感謝群裡共學的同學們,大家的好學和用功常激勵著我,大家的好文也讓我看到自己的無知和膚淺。學文之路漫漫,吾將和大家繼續前行。

六藝文言006號第一階段學習體會

機緣巧合,我遇見了仕隱君老師,他帶我走進古文寫作的殿堂。回望在文群學習的足跡,一路走來感慨頗多。

看著螢幕上“不能”二字,我的眼淚差點掉下。前幾篇的習作我尚能輕鬆寫來,臨近年關,俗事一多,心靜不下來思考,但又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完成。和家人準備好年夜飯後,趁著還未開飯,我在書房敲擊著“祭祖文”。當我完成這篇習作後,淚真的決堤了!我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慎終追遠”!我理解了“不能”的含義,對學生的嚴格,正是體現了治學的嚴謹,如果老師沒有這樣要求我,我不會改變“偷懶、拖拉”的習慣;如果不能克服“惰性”,可能就沒有我的第七篇,第八篇……我的夢就會離我更遠!我必須堅持!堅持著的淩晨兩點,當我還在伏案寫作時,雖是疲累,但內心無比歡喜。

堅持的過程是辛苦的。工作的繁重,生活的瑣碎,尚且不說。光是在寫作上,就遇到了困難。看着同學的習作,我自慚形穢。無論是提交的速度,還是產出的品質,我自歎不如。我用光了儲備的知識,深知“胸無點墨難成文章”。我的意志出現了動搖,甚至覺得我這樣基礎的學生會不會把老師拖累了。每一篇習作,老師都是毫無保留地教授我們,精心批改作業,我寫的“祭先賢文”,老師幫我動了“大手術”,他們花費的時間遠比我們多,工作量可想而知。仕隱君老師一次次鼓勵我,“沒事,堅持下去就轉變了”,“堅定信心,有先生在前面帶路,就沒有闖不過的關”。桃源先生知無不言,不厭其煩地講解如何寫好“祭文”。諸位同學尤其是003號王同學的勤勉激勵了我。我必須堅持!堅持着消化老師上課的內容;堅持着擠出時間啃下老師精選的範文;堅持着繼續填充自己的知識寶庫。

最近我的生活又異乎忙碌了起來,我不知道我的第十篇是什麼樣子的,但是“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顧風雨兼程”,是的,“路漫漫其修遠兮”,我會一直堅持的!

先生評點:真情實感,道出了堅持的不容易,道出了克己之後的喜悅。同學們互相勉勵促進,前拉後推,還會想到掉隊嗎? 每個弟子堅持的背後,就是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作為先生,有責任把她們帶好!

六藝文言008號學習體會

週末,恰適大學老友來訪,他剛辭職準備轉行,我與之談笑說:“我今生估計也只能做個教書匠了!”是的,從小學每天一篇日記開起,仿佛跟文字有了不解之緣。中學時,大冷天躲被窩裏看《三國演義》。秋天,夜裏寫完作業,聽到秋風掃落葉之聲,就寫了篇作文,裏面很多描寫和體會竟然跟歐陽修的《秋聲賦》如出一轍。淩晨聽到村裏雄雞鳴叫之聲,繼而群雄舞歌,連綿不絕,此起彼伏,公雞們似乎都不謀而合,配合的天衣無縫,鳴叫的分和節奏竟讓我感受到:“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樣的歷史規律,真是腦洞大開。

高中時,就在地攤上買過一本《古文觀止》,現今都十三年了,都沒有通篇精讀,更別說背誦了。說起來,真想找個耗子洞鑽進去。大學畢業前夕,才知道當代還有私塾,那時就下決心加入其行列。長久以來,對於古文習作,雖然情有獨鐘,但一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本以為這樣的寫作技法已經滅絕失傳了。今生有幸,得識仕隱君、桃源兩位先生,竟發現原來斯文未喪,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呀!也暗自下決心從此跟著先生們潛心學習。奈何,學堂工作上事情太多,也沒有及時每日給自己充電,只能吃老本了。幸好,去年把四書讀得較熟了,否則早就被踢出群外了。

教之嚴,師之勤。在字裏行間和微課語音中,深深的感受到先生們良苦用心。前五次課就有兩次考紀,真是羞愧難當,第一次,磨磨唧唧遲交了一日,第二次記錯了交作業的日期,之後便一直誠惶誠恐,雖然只有在最後的時刻才敢下筆,好在沒有再次出現烏龍。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第八篇習作《祭文天祥文》,自己把以前寫的關於《過零丁洋》的教學論文,啟發自己的寫作思路。加上搜索相關的文字記載,到擠出這篇粗稿的時候,都快十二點。其間,先生還專門提醒我們不要忘記時間。提交作業後,長舒一口氣,回去洗腳休息,臨睡前大約一點多鐘,翻閱微信資訊,我的文章已經被拯救完畢了,“沛沛塞蒼冥”、“熠熠生光輝”、“凜凜威儀,錚錚文章”,這些鮮活跳動、格調激昂的字符使他像換過血一樣充實飽滿起來。學生都要休息,先生還在為病患療傷。先生是白求恩,醫治的是我們的靈魂,乃至是我們這個民族的靈魂,這份情懷,讓我看到了日月之光,讓我知道從此走向何方。

有這樣的大方之家不遺餘力地傾囊相授,聽著先生殷切的叮囑,更堅定了自己走下去的決心,雖然五經都還生疏,傳世的名作也學得少得可憐,但只要意志篤定,躬行此事,一定不會辜負先生的期望。

六藝文言009號學習體會

學習文言文,是我一直以來的心願。因自己底子太薄,加上沒有老師指導,一直徘徊在讀經的初級階段。年前參訪誠敬郭老師,他把我拉進說文解字群。在群裏有幸遇到仕隱君先生,並加入此文言學習群,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文言寫作學習。

平時還覺得自己好像一個有文化的人,可是進群之後發現,老師同學都比我強,很多同學的文言基礎很牢,老師的底蘊更加深厚。自己冥思苦想寫出來的文章,被老師改過之後,天壤之別。被老師改了大半之後,根本看不出自己的痕跡,慚愧加上失落,佩服加上退卻。幾次冒出停下的念頭。但每每這個時候,都感到自己很失敗,也很自私。老師們這麼辛苦這麼無私地為大家批改作業,對我們從來不批評,只有鼓勵和引導,為的就是讓我們繼續下去,將來能夠把文言文復興起來。我們應該做敢死隊,衝鋒隊。我們應該你追我趕,互相鼓勵,共同進步。只有這樣,才不愧對幾位老師的一片苦口婆心。這樣想過幾次之後,退縮的念頭就不再起現行。

2007年開始推廣傳統文化開始,我就一直有一種責任感,要把傳統文化復興起來。辦過講座,辦過論壇,辦過書院,一路走來,其中冷暖滋味,只有經歷者才能體會。如果不是為民族為文化的這份責任心,可能我早就重新回到社會的大冶洪爐中去繼續鍛煉去了。隨著學習的深入,越來越發現我們跟古人脫節太多,我們沒有文言文學習基礎,對於古人的理解就太少,要想真正恢復傳統文化,就必須從文言復興著手。今日得遇幾位先生,真的是三生有幸!

通過學習,自己雖然沒有更大的進步,但總算按照老師的要求,憋出相應的文章出來。老師說這是作好文言文的基礎,以後會慢慢提升上去的。我雖然不知道以後是什麼樣子,但我卻很相信老師,相信在老師的指導下,在同學的幫助下,自己一定會越來越好。最後,向老師保證,一定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學生!


六藝文言010號學習體會


一篇心得體會寫了一次又一次,參學雖才兩個多月,想寫的、要寫的,太多太多,為學方面、為文方面、為人方面,都大有收益、大有所學。而個中的酸甜苦辣,實在是一文難盡。所以仕隱先生也說:“每個堅持的背後,都有動人的故事。”因此我特別感謝這里的先生和同修們,沒有你們的勉勵與幫助,我早成逃兵了。
沒成逃兵,一方面源於師生鼓勵,另一方面,是文言寫作本身的魅力。記得剛開學先生就說:“寫文言會上癮的。”的確,學文言寫作,不僅可以有寫作能力上的提升,寫文更簡潔、質樸、內斂、含蓄,還可以反省自己在如何為人,頭幾次的命題就是從自己的親人開始的:父母、姐妹、伴侶,及至祖宗、大聖先賢。先生說為人才能為文,“孝悌乃為人之本。”學寫文言文的過程,還是檢驗自己所記所學的過程,我們的學問會在引經據典、查漏補缺的不經意中得到提升。在這個學習群裏,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先生們亦師亦友,然又“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同修們個個逆水行舟,其好學之勢如猛虎下山,其研學之勁如餓虎撲食。
“寫以促學 、習以修身、文以載道。”這是先生們常這樣要求我們的。桃源先生最愛說:“我手寫我心。”,又常開方便門:“實在沒詞可用,就把自己心中想的用最短的詞句寫出來。”仕隱先生則是豪邁而恩威並施的。而他說:“豪邁的背後,是深沉的悲壯與淒涼。”他還坦言:“我好夢想,有一天,亭中湖畔,奕棋撫琴。可是,不能,只能浪遏飛舟,擊楫中流。”能遇如此以“為往聖繼絕學”和“為共鳴後世”來以身行道地授學的先生們,我等諸生怎敢退縮和畏懼?

六藝文言012號學習體會

去歲十二月初,有幸忝列先生門牆學習雅言詞章,按先生所命题目之次第,至今已完成十篇,且作為一个段落。驀然回首,驚覺光陰如馳,已逝去兩月有餘了。回想起已完成的這十篇文章,每一篇命题完成的始終歷歷如昨。對先生的教誨督責、例文的學習琢磨、同窗間的切磋交流,竟生出許多親愛和留戀的意味来。先生的學問、胸懷是廣袤的。是满懷着对祖國、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片丹誠施教的。對於經典先生在授課時往往信手拈来,對於所述問題总會令人心伏頤解,不得不由衷地拜服。而且會對先生所引之经典生發出濃郁的興趣。比如在第十課《述志文》的微課復習《祭祖文》時,先生引《孝经》:“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孝之終也。”於是,孝道的始終也就植根内心了。 先生为矢志致力于傳統文言復興夙興夜寐,常見群裡在深更時候還有先生發來剛剛批改好的弟子習作,有時在凌晨也會見到先生的留言和自己寫的文章。先生志向之精純,如斯可觀。如此的身體力行怎不讓人興發感慨?這難道不是先生的身教嗎?

先生是肅穆威嚴的。在觀諸位弟子上交的習作評語中,通常是簡明扼要,一針见血,不留情面,精彩絕倫的。比如:“敘多則情短,志少則意淺。多讀例文,念其悲憫處。錯綜文字,忌成順口溜。重寫。”又如:“質樸自平求,深情鏡裏秋。毫端閒贅語,湖面壘污油。” 有同窗申請作業緩交者,先生斷然是不答應的。這些看在眼裡,更對先生生出許多敬畏來。有時惰性生起來,想作業延遲一點,念頭也就隨之打消了。 有時看到同學的習作被駁回重做,自己就會跼促不安起來,總琢磨著自己的習作會不會遭此厄運。於是在例文閱讀時絕不敢怠慢;在材料搜集上盡量做到竭澤而漁。如此連月過來,竟覺得讀文章時自然更加深入了,作文時的思路也明朗許多。每有新的文章完成內心卻是無比喜悅,欣喜自己居然寫出來了,於是信心也更足了!

總之,習文兩月的感受是深刻、甘苦參半的。展望接下來的歲月,有種拔劍四顧的豪情,雖千萬人,吾往矣。

先生點評:“甘苦參半,拔劍四顧,雖千萬人,吾往矣。”有此志,何愁文言不興?


六藝文言013號學習體會

偶閱朋友圈,獲知六藝書院仕隱、誠敬以及桃源三位先生設帳授徒,志在以文育士,有教無類,重振斯文,傳承文脈。自聆聽季謙先生之教後,乃知經典之重建。業餘也攜子誦讀四書,然不惑之年,俗務纏身,時誦時斷,倦怠不已。雖稍得聖典之詞誦,然終不得其門徑,茫然不已。故於丙申正月廿二日將小女撤出體制,送入學堂受教。為了陪孩子一起成長,遂欣然叩問六藝門下。
孰料,進群尚未聽到老師正式講課,即要求學生寫一篇《自介文》,也就是自我介紹,且要用文言文寫。嗚呼!這可難煞我了!我年少即偏科甚嚴,素不擅文,況乎文言?雖然上學也學過幾篇古文,但那純粹是為應付考試而已,現在除卻之乎者也,幾乎沒留什麼概念了。而且,彼時身體又逢五年一遇的重感冒,高燒不退,加上整宿咳嗽,整個人渾身乏力,遲遲沒有動筆,當然也沒有用心學習群規,以至於後來因為晚兩天交作業,而被記考記一次,想起來心都碎了。第一次嘗試文言寫作,總感詞不盡義,不得已文白夾雜,句子如懶婆娘的裹腳——又臭又長,終是懷著忐忑之心交上了作業,然經仕隱先生妙筆批改後,卻煥然出采,且文意又沒被改動,不自覺對雅言又多一份讚嘆!第二篇寫《大人傳》,父親幼時家門素寒,不得已輟學務農,待年及弱冠,投軍從戎,守衛藏南越數年。待我懂事時,嘗聞族中長者嘆曰:“爾父若留藏,庶幾可得擢升,今日安事壟畝耶?”吾家姊妹一直因此對家父有所埋怨。直到今日作文,再讀《論語》:“父母在,不遠游”而釋然。接下來《與大姊書》、《與夫書》兩篇書信文體,把埋藏心裡多年不好意思開口的話,通過我手寫我心,而盡情抒發,同時大姊、先生分別閱過以後,很感動,也很支持我習雅言。尤其是《與大姊書》,其中,“……與姊同胞四十載,竟無一紙相通,呜呼!呜呼!憶起丙申新春相聚,與姊等談到國中上下……”,竟然得到桃源先生好評:“这个转接非常自然,连用了两个呜呼,然后用‘憶起’拉出下文,寫的真好。”給了自己莫大的信心。再接下來,連續二篇祭文,要求押韻,暗想碰到攔路虎了!學生時代所習古詩詞,對押韻稍有概念,但是從來沒有嘗試應用、寫作,心裡不免打起了退堂鼓⋯⋯然不服輸的性格又逼了自己一把,緊接著上網查詢,閱讀能找到的所有押韻資料,再參考同窗習作,終是湊韻,也勉力為文了。此後一週,桃源先生再一次講解怎麼押韻、押韻的讀音以及用法,通過反覆聽取課件、結合網絡查詢,總算對押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到了第八篇《祭大父文》,散體祭文,竟也得到了桃源先生肯定:“013號同学,这篇《祭大父文》写的很好,格式正确,中心突出,语言也基本流畅大致上做到了质朴深情。感情深沉饱满,读来回味无穷。”信心又漸長。第九篇《文群銘》時,要求臨《陋室銘》。我與003號前後提交作業,仕隱先生群裡點評:“以上兩篇習作,都寫得比較空泛,又無勢。‘文群銘’,要麽細膩出之;要麽豪邁出之;再要麽,奇妙構思。”於是乎,又重新揣摩範文,再構思,最終第二次交上習作後,獲仕隱先生點贊,雖然押韻還是有點問題。到了第一台階最後一篇《述志文》,要求五百字左右的文言文。剛開始,不以為然。大概閱讀了先生列出的幾篇文章之後,就草草成文了,遲遲沒有提交作業,計劃再精簡、刪改。後來,女兒外地求學,身體微恙,不得已又趕過去接女兒回家調理,看到不斷有同窗提交作業,越看下去,越不好意思交作業了。自己一時又無瑕顧及,再寫已沒有思路。直到最後作業時間,硬著頭皮交上去了。先生點評:“自行修改,減字百五。”今天稍得空閑,先完成習文體會,待重新認真體會揣摩列文,範文,以及諸同窗習作之後,完成《述志文》大手術
心裡十分清楚,我們現在才走上初級班第一台階,猶如萬里長征,才邁出第一步,任重而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以此與諸同窗共勉!

六藝文言014號學習體會

最開始接觸文言是在初中。當時好像很多同學對文言很頭痛,不知道怎麼學。我好像沒有最初的不適應,而且我覺得那些句子短小精悍,讀起來很妙。我們的語文老師講課的時候會把整篇文章從頭到尾註一遍,我的書上抄的註解密密麻麻,包括很多虛詞我也會註上。有一次語文老師看到我的書很驚訝,以為我用的是某位學長的舊書。因為覺得文言很妙,我曾經嘗試用文言編小故事,後來覺得太難,就放棄了。
工作十年之後轉行學習國學,從蒙小到四書,我好少感受到讀書時代對文言的這種感覺。我想可能是因為當時讀的是一篇篇小文章,有的有情節,與蒙學和四書還有比較大的區別吧!因為沒感覺,所以當彭梨花老师告訴我仕隱老师的文言培訓計劃,我是退縮的。我基礎這麽差,白話文都不常寫,文言寫作哪里敢想。後來又想機會難得,自己畢竟在書院教孩子,遲早要接觸寫作這一塊,要不就試一下。向老师申請後,還沒進群,也沒聽到講課,老师就要求我交一篇自介文,文言的。我一下傻眼了。怎麼開頭,什麼格式,要寫什麼,完全是蒙的。沒辦法,總不能還沒進群就倒下吧!於是訪照學兄們的文章,借用他們的詞彙才勉強交上去。入群後作《大人小傳》的情形和自介文差不多,感覺糟糕透了。老师改的文章我覺得是老师的文章,根本不是我的。到第三篇《致幺妹書》的時候,我的感覺開始有了。因為我和幺妹感情很深,有很多題材可選。雖然文言表達得吭哧吭哧的,比較費勁,但總算沒有那麽憋的感覺了。我給妹妹看了這篇文章,她很開心地說居然看懂了,很感慨。我們姐妹倆好像很久沒有這種心心相印的感覺了。誠如老师所說,家書背後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交融。同樣,面對逝去的先人,祭文是寄託哀思最好的方式。
桃源師總是強調要質樸深情,我手寫我心。每當拿著一篇作業時,我在想,我心裏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麽。哪怕當時想不出恰當的文言表達方式,但是我心裏是踏實篤定的,不再緊張焦慮。
仕隱師應該是我碰到的最嚴格的老师。自己一切的偷懶心理在先生面前無所遁形。被記過那一次,先生的幾句話令我又羞愧又感動。他身上的那種使命感瞬間感染了我。也許感受到先生那種至誠如神的力量,每次寫文的最後關頭,當我高度專注的時候,腦子裏便會有句子自動跳出來,那種感覺很奇妙。不過如果先生不嚴格要求,我是沒辦法專注進去的。感恩先生的嚴格,讓我體會到了絞盡腦汁終於成文的喜悅感。而每次先生批改之後,讀來覺得意味深远,回味無窮。
兩位先生言行無不體現“師道”二字。這種精神的力量絲毫沒有因為形式是網絡教學而有所減弱。聽著先生們的聲音,看著他們的文字,能感受到那種深入肺腑的力量,讓忝為人師的我有了清晰的方向。我覺得這是我于文言之外最大的收穫!

六藝文言019第一階段學文心得

我是元月六日進入我們的文言文學習群,到今天正好兩個月了。
誦讀經典已經十多年了。每次讀古聖先賢文字,心中就嚮往,什麼時候自己也能寫出這些優美典雅的傳世之作。欣聞先生立志復興文言,廣招天下英才共圖大業,不由心動。在兩位先生和同學的激勵下走到今天,心中感慨萬千。
首先,這是我們的使命。在中華文脈中斷近百年的今天,文言復興的使命落在我们的肩上。當今之時,讀經熱方興未艾,然而能解經,能寫文言文者寥寥無幾。仕隱先生,桃源、郭先生高瞻遠矚,高舉復興科舉的大旗,并開始了相應的培訓計畫。我雖不才,但愿為此付出綿薄之力。然而先知先覺者註定是孤獨和不被人理解的。因為太多的人已經不能閱讀文言,更奢談去寫。所以我们更要付出更多,以期獲得更多人的認識理解,并加入我們的隊伍。
其次,我痛感錯失學習的大好時机。兒童時期未曾學習經典,三十多歲時才学,真是困難重重。兩個月十篇短文,寫的搜腸刮肚,才思枯竭。肚裡沒貨啊。然而兩位老師高風亮節,以身作則,不斷感召著我:不能放棄,不能放棄,堅持,堅持。生怕辜負先生的心血。
越是艱難越向前。未学之先,覺得自己還行,真正動筆時方知自己才疏學淺,需要学習的東西太多了。寫祭孔文,不懂平水韵。寫先賢文,歷代先賢的文章幾乎都沒讀過。知道了差距,就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咬定青山不放鬆,我堅持十年。
最後,發自內心的感謝二位老師的不離不棄,能忍受如此遲鈍的學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六藝文言020號學文心得

偶閱朋友圈分享,獲悉六藝文言文寫作招生。接觸傳統文化多年,常閱他人文言文作文,皆有欽佩、羨慕之心,今有此培訓班,遂生學習之欲望。
孰料,進群首道門檻,即是文言自介文,嗟乎!愚生素不擅文,頗有措手不及之感,閱畢群規,參照前學友習作,終拼出首篇文言自介文。先生倡導“文以載道 文以養德”之理念,學文亦從孝悌始。第二篇大人小傳”,我專門回家探問大人平生之歷。曩者,只略知大人,幼小失怙,未知詳情。今獲悉大人垂髫之年失怙,生活顛沛流離及大父大母之坎坷人生,遂生敬意,尤嘆行孝莫遲疑。
第三篇《致兄弟姐妹書》,遵師訓,交作業之时亦轉發于賢姐。賢姐贊嘆支持,并以此信激勵賢甥重拾學文之心,甥幼年熟讀四書五經,小學始,作文即是班級范文,耐何體制內教育浸染多年,離經典漸行漸遠。
習作四《與夫書》,對此文諸多感慨,屢難下筆,本已平復之心境再掀波瀾,奈何人生種種際遇皆需面對,既來之則安之,寫畢轉發于夫君,君復,“未看明白,略知其意”,并致歉于吾母女。婚姻不保,致幼女錯失父愛,乃吾憾。
習作五《祭先祖文》,對外大父外大母甚是懷念,適逢春節大家族團聚之日,略敘外大母去逝之事,話題至此,引發眾親人傷感不已,尤其是外大母之幺女——小姨媽,懊悔當年未能及時送醫,导致外大母匆匆撒手,難以釋懷,涕淚哀傷。回顧外大父外大母之相處,嗜好甚遠,一個嗜軟米飯,一個嗜硬米飯,偿有爭執,何言愛意!今愚生寫祭文之際,終悟當年外大母對外大父摯愛之情,慨嘆平凡老媼不言愛,卻摯愛深藏,為外大父早謀身後事,我悲不幸,望塵莫及!
自學文以來,深感所學根基薄弱,乃定長期學習之目標,因此果斷放棄其他在學目標,以一門深入之態度深耕苦研。習文言將近二月,習作九篇,前六篇尚能順利完成,不亦樂乎。再往后壓力徒增,以學生之惰性,既往諸多發心修行、學習,皆因種種客觀理由,或斷或續。今學六藝文言,幸遇嚴師,從嚴治學,孜孜不倦,愚生倍感珍,當努力前行。


先生點評:學文貴在堅持,從零開始不要緊。该同學在前幾篇習作中,深有感觸,也有覺悟,通過作文,重新認知了自己,家人,並得到了肯定,有了信心,讓她堅持了下來,邁上學文第一台階。

六藝文言021號學員學文心得體會

學習文言寫作已有兩個月。在這兩個月的寫作中,還是會有很多詞或者是句子不知道文言如何表達。雖說已能熟讀四書并部份成誦,但因為之前學習文言,都是延習陶淵明的“不求甚解”的主張,故而在誦讀之餘,并未認真去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導致今時寫作,總是大腦空空如也。為一個字或者一個詞查字典甚至是百度,未能像白話文那樣隨心所欲。

剛開始的半個月,每次寫作都跟打仗似得緊張兮兮。一篇文章一百多個字,憋四五天都憋不出來,看著其他同學寫出來的文章,自慚形穢。寫了幾篇後,找到了點感覺。因為文言即是用最少的字眼表達最多的語言。故而在寫作中,很多時候都是在白話文基礎上減少字數以達到文言效果。雖然知道這是最笨的方法,但是目前詞彙量不夠的情況下,也只能如此。倘若有更高明的方法,請賜教。雖然知道自己寫的不好,但是有信心,未來的作業肯定會更好,畢竟我們寫作就是一個積累,積累也是需要過程的,並非一步即可登天。

這兩個月的寫作,印象最深的是在寫作大人小傳和祭祖父文這兩篇文章。寫《大人小傳》,是通過回憶與父親相處的點點滴滴,與父親的對話,才第一次認真思考父親的理想,父親的嚮往,以及父親的願望。……非常感謝老師給我這樣機會重新認識父親,也重新認識自己為人子女的責任。寫《祭祖父文》,更正了我二十多年來對押韻的理解,以前認為填詩作詞只需要最後一個字的韻部相同就即可,然而非也。尤其是學了押韻之後,回頭去看之前心血來潮寫過的文章,猛然驚覺,那不是押韻,算不得文章,更算不得詩歌。

老師建議的參考書是《古文觀止》。自己也是聽從,去看了。然看著同學們進步神速,而自己仍止步不前,開始反思,從《古文觀止》著手,對我個人而已是否適用,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是否應該從四書著手,先理解四書,然後才是《古文觀止》?畢竟目前我還是一個初幾學員,一個對四書停留在誦讀階段的學員,對四書的理解也很片麵。故而我想改變學習方向,從四書著手。加急步伐跟上同學們的步伐。習作也會在最後期限前一兩天完成,給自己修改的時間。

六藝文言022號學員學文心得體會


年前遇到仕隱先生在網上教文,剛開始只是觀望,後來看到同學們的文章,覺得寫得很好,就也報名來學習了。
第一篇自介文,向先生和同學介紹自己,略述經歷和志向。第二篇寫父親,特意去瞭解了父親的經歷,順帶也瞭解他的家庭,爺爺奶奶、父親叔叔的一些事,懂得人生的不易,而學會感恩。天生烝民,願少些困苦,多些安樂。第三篇與兄弟姐妹書,我寫了一封信給二弟,希望他改正熬夜晚起的壞習慣,愛惜身體,孝在其中。並要求讀書明理,接近聖賢,兄友弟恭,共同維護家庭,為父母分憂。如果是平時網路聊天,這些話想是表達不出來的。先生安排的很有深意,都是寫的自己身邊親近的人。第四篇與妻書,因為沒結婚,寫不出感覺,只得參照長輩的家庭模式進行一番思索,講求剛柔內外,家庭平衡,以及上養父母、下育子女的人生擔當與責任。由於是虛寫,都是很理論性的。看到成家的同學寫出真情實感,心裏很慚愧,又無可奈何,只好如此。這五篇都是寫身邊親近的人,比較好寫,沒花大力氣就基本完成作業,順利上交了。每次看先生的修改稿,都覺得是畫龍點睛,活靈活現,文章瞬間就活起來了,真的很感佩。另外,也瞭解了同學們各自的故事,真的很精彩。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和這樣的師友在一起真的很好,很感恩。
第五篇誡己書,仿照誡子書寫,要求字數和斷句一樣,還有內在意思的關聯,環環相扣。文章短,又要寫出深意。是一個挑戰,頗費了一番周折,寫出來後很有成就感。又看了先生對同學們文章的修改,感慨兩位先生功底深厚。第七篇祭祖文、第八篇祭孔文,要求四字成句,還要押韻,特意搜索補充了平水韻的一些知識,寫起來也比較辛苦。但是挑戰越大,完成之後的成就感也就越大。追思先人,慎終追遠,使人心懷感恩,而且又很親切。聖賢之教,從心而發,感而遂通,是偉大的教化。這兩篇文章的修改,先生稱之為動大手術,期間桃源先生還特意補充了押韻的相關知識,感恩兩位先生的無私付出。第九篇祭親友先賢文,讀兩位先生範作,深有觸動,其胸懷志向真有古君子之風,使人聞風興起,願為華夏復興略盡綿力。文章體裁是散文,沒有押韻和四字的限制,可能一時沒了這些條條框框,我寫了比較多長句,上交後被要求修改,析長句為短句,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才發現原來修改文章這麼難,再次感慨先生的不容易,而且上交的文章那麼多,心中很感激。因為讀錢穆先生的書比較多,就寫了他,也算是寫的親近的人吧,他的精神也是能感召後世的。第十篇述志文,是一個階段性的作品。要求起承轉合,表達出志向,還要有個對象,類似於書信,像是前面所學的綜合應用。由於字數要求比較多,竟是寫了好久,起承轉合也用得勉強,但也只得如此了。
再次感謝師友們的付出,願一路同行,共續斯文。白話文太啰嗦,寫起來真彆扭,讀起來也不美,慚愧慚愧,

六藝文言023號學員學文心得體會

學生自2010年就開始學習傳統文化,希望能夠為文化復興盡一份力,當時也有老師勸我多背文言文,但不以為意。2016年,學生開始學習文字學,一下子對文言文寫作產生的向往之心,更多的是一份擔當,一份想繼承的心。直到2017年初,偶然看到仕隱君先生的義舉,欣然加入文言文寫作的學習。

第一篇《自介文》寫完之后,先生說:“重寫”,我當時非常開心,因為終于有人指導我寫作了,于是按照先生的要求,利用一切空閑查資料,反復琢磨,反復修改,得以通過。後來看到先生幫我修改后的文稿,更覺欣喜。

後來的《大人小傳》、《致諸兄弟姐妹書》、《與夫妻書》、《祭祖文》,在寫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先生的苦心,先生是在長養我們的孝悌仁愛之心啊!當我把《與妻書》給我妻子看了之后,她非常感動,整個過年期間我們都過得非常開心、幸福,在此向先生致謝。

寫到《祭孔文》《祭先賢文》《文群銘》,我實在胸無點墨,只好查資料,翻經典,找韻書,勉強完成作業。不過在此過程中,我體會到了學習應有的心態,就是一定要用心!

最近先生留了《述志文》,學生把先生的語音講座聽了一遍,又把文字檔看了一遍。然後心里有了個大概思路,再按先生的要求在網上查“起承轉合”的含義,以及“起承轉合”在文章中的運用,真長見識啊!原來以前學過的古詩文,好多都可以按“起承轉合”分析啊。接著,慢慢學習先生讓讀的《陳情表》、《出師表》、《報任安書》、《答劉秀才論史書》、《述志令》等,第一遍看不太懂,幸好有一點說文的基礎,不懂的字我就去查《說文解字注》,對照本義和引申義也能看個大概。在整個寫前準備中,更加體會到了,學習是要靠一點一滴的積累,而不能有偷機取巧和急于求成的心,深刻的感受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學生愚鈍,只好“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學生愚笨,幸得先生不棄,故學生非常願意在先生的羽翼下一點一點成長,若學有所成,定不忘師恩,傳承文化。慚愧學生國輝敬呈丁酉年二月初六。

六藝文言025號學員學文心得體會

讀經十年,經典已浸潤骨髓,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不過,僅止於讀而已。古代讀書人,哪個不能做文呢?記得徐健順教授說過:“我都不配做一個私塾老師。舉全國之力,現在也難出一個秀才。”曾忝為塾師,尚有自知,德不配位,更才不稱職,聞此語更似驚雷。以徐師大學教授之學問且不配為塾師,況我等乎?然無計乎?。徐師又云:“吟誦,不只是為了吟誦。起碼吟誦詩詞,要能學寫詩詞啊!”我愛吟誦,便有心學寫。自學過一段時間,進益不大,遂又擱置。剛好去年適閑,網路上有老師教詩詞,便報名學習了。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寫出幾首詩、幾闕詞。蒙同事厚愛,屢次邀請我回學堂任教,此時學詩之興正濃,便答應了,開設了《詩詞創作》課程。以期教學相長,與學生共同學習。偶然間,看到六藝興復文言之義舉,正設帳授徒。我知道,詩詞乃入門之學,文章才是千古事,便欣然報名,進學於仕隱先生門下。

第一篇是《自介文》,就是寫個自我介紹。誰知下筆才知詞乏。用文言寫,詞不達意,總是把句子寫得又臭又長。經先生妙筆一改,又未變其意,便煥然出彩。第二篇寫《大人傳》,因家父早逝,聞此題傷心,許久才動筆。後寫出,先生讚譽,讀之潸然淚下。後兩篇書信文體,我認真看了老師的講義,將長句儘量改短句,寫出來老師改動便沒有前兩篇那麼大,也給了自己一點信心。到第五篇臨寫《誡子書》,要寫《誡已書》就難了,遇到攔路虎了,怎麼也寫不出來。剛好值春節期間,老師沒佈置作業,我就提前把《祭大父文》寫出來。因學過詩詞,於押韻上不像其他同學那麼困難。只是自己也知道寫得不怎麼好,大概介紹了下生平。老師也給過了。交作業期限要到了,《誡已書》還寫不出來,怎麼辦呢?我就向老師申請延期交,老師不許,只好硬著頭皮寫了。我想寫老師的,剛下了兩句,發現跟同學的一模一樣;又換寫女子之行,寫兩句,又一樣,哎,到底寫什麼呀?想了下,另闢蹊徑,寫父母之職吧。終成文,只是內在邏輯關係之嚴密,說理之絲絲入扣,難以摹擬。懷忐忑之心上交,卻被其他同學讚譽,信心漸長。再寫到散體《祭祖父文》,憶起祖孫情深,自己幾度哽咽。後面幾篇便順利了些。

第二個大的挑戰來了,《述志文》。這可太難了,五百字的文言啊。我花了整整兩天時間,把幾篇例文,做了注。眼睛都熬紅了,還長了一個包,睜眼都痛。可到了交作業的日期,還不敢下筆。或許我有考試綜合症,又緊張了,又向老師申請延期。這次老師沒像上次明令禁止,但仍期許我按時完成。老師如此用心,我便豁出去了,當晚草稿擬就,第二天早上六點起來電腦上敲出來,終於如期交上作業了。老師及時鼓勵,同學們也紛紛點贊。這個夜恐怕熬值了。這幾日,文言思維不自覺的出來了,微信上言、復,皆文言語氣。此時,文言又出。文白夾雜,且勿見笑。

老師的教學大綱是三十篇,現在才寫到第十篇,難的還在後面。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任重道遠,但我堅信,有兩位老師的嚴格要求,言傳身教,我一定能順利完成初級班的課程。與大家共勉!

六藝文言026號田桂良老師

第一階段學文心得體會


本人田桂良,機緣和合,今年開始跟隨黃老師,學習文言文寫作,開始之初,腦中羞澀,確實心生畏懼,不能行筆,受黃老師的鼓勵和循循善誘,確也搖搖晃晃,跌跌撞撞地一步步走了過來,回想一下,很是受益,腦子也不那麼羞澀了,心裏也不那麼畏懼了,並也多多少少也點成就感,也敢下筆開寫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事情確實都要一步步,一點點地學習、經歷和累積。當然也需要個明師,在此再次特別感謝黃老師獨具匠心的中正仁厚……
又無奈與自身的底子薄,讀書少,學疏才淺,又學無止境,所以文言文習作,是也喜也憂,喜的是有受益,憂的是一則胸中無墨,二則是學堂瑣事繁雜多阻,確也矛盾,但先生如不嫌棄,我等當不怕貽笑,不怕羞澀,多讀書,多習作,算是對先生,對社會,對自己,對孩子的一個交代吧……再接再厲,上路出發……

六藝文言028號孟慶鋒老師

第一階段學文心得體會

讀書十幾年,一直有個遺憾,不能寫作文。苦於沒有老師指導。近日仕隱先生開辦網路培訓班,立刻報名參加。經過先生指導,寫了一些文章,也掌握了粗淺的練習方法。雖然先生不甚滿意,自己還是覺得有很大進步。

因事務繁忙,總是難以靜心構思,難以按時完成作業,甚是苦惱。幸先生時常督促,才得以堅持。

目前,習作尚少,無甚多感受。只覺得作文寫得好,需要綜合能力。1、熟讀經史;2、精通格律;3、諳熟掌故;4、多寫多練。總之,是要多多下功夫。掌握方法,功到自然成。

這期間最大的收穫,是對音韻的認識。《宋本廣韻》已經買了十五年了。一直不知道如何學習。經過先生指導,初步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每用韻,就在同韻字中找,久而久之,就可以把各個韻部逐漸記住了,也能運用熟練。

至於先生說因為作文而提升對古文的興趣與更深刻認識,至今未感覺到。一者,本來對古文興趣極濃。二者,作文尚少,或未感受到。還有待繼續學習。

六藝文言030號學員學文心得體會

轉眼間,完成了十篇文言文的寫作。在忙碌的生活中見縫插針兼點燈熬油完成的;在先生的嚴格要求下沒有退路的情況下完成的。

在寫文的過程中,深深感受到了先生的良苦用心,從自介文、大人小傳、與夫(妻)書,與兄弟姐妹書,誡己書、祭文、文群銘到述志文,每篇文章背後都是經過深刻的思考,是對自己的孝悌忠信之道要進行深刻地反思方能成文,是實現自己古文寫作完全沒有信心狀況的重大突破;對塾教現狀與方向的體驗性認識和突破。感恩六藝書院,更感恩二位先生悲心宏願創文群,以身作則演師道;感恩群內諸位同學的共修激勵。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學習,後面仍長路漫漫,以寫代學,經史論文,更要深入學習,來不得半點懈怠,告誡自己要聽先生教導,下苦功夫,當勤精進,共襄文言復興之大業。

六藝文言033號學員學文心得體會

丙申臘月經朋友李卉茵老師推薦,幸得入列兩位先生門下習雅言,以文載道。光陰荏苒,轉逝二個月,至今已完成十篇習作。驀然回首,剛進群先生讓寫一篇自介文,就是用文言文寫自我介紹,誰知竟然無從下筆,從大腦中調取學過的,腦中空空如也,學過的還不能為所用,詞不達意,在規定時間內上交作業,經過先生的修改文章頓時煥然出彩,還未改原作其意。第二篇《大人小轉》,讓我重溫父母親恩情,對父母的恭敬之心,百善孝爲先,寫這篇文章還順利,提前完成作業,感恩仕隱君除夕評改,由於過年不能與父母團聚,儅我把這篇文章發給父親時,父親說寫的不錯嘛,老人家很歡喜。先生的課程安排很妙,從自我介紹開始,然後孝悌,夫妻之道。經過幾篇寫作後,有內容可寫,但語言組織費神,儅寫到第九篇習作《文群銘》時,沒有看課件,當文章發給桃源先生先過目時,先生一句“棒喝”;押韻嗎?自己檢查修改。”一向很溫和的先生,今日如此嚴厲,不敢怠慢,檢查修改,重新認真學習課件,通過這次,在看韻文時會思考是押那個韻部。第十篇《述志文》對我又是個難關,由於趕作業,完全不合格,退回重寫。接連修改幾次都沒有寫出先生講的從生活小事入手寫出感動自己的文章,質樸高遠的志向。憋了幾天也沒有寫出合格的習作來,繼續修改中。

自學文以來,深感自己基礎薄弱。曾想放棄,但看到兩位老師精心批改學生的作業,修改一篇文章花費幾個小時,每次不懂的向先生求教時,都會耐心的解答,自己有何困難不能堅持的。

現在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我相信在仕隱先生與桃園先生教導下,在群內同窗同學的幫助下,我會順利完成學業,道阻且長 行則將至.讓我們攜手同行!

六藝文言035號學員學文心得體會

學生經友人再三介紹才加入文言文寫作的學習,對于白話文都也寫不好的我,哪裏敢報文言文班,心裏只有恐懼,毫無信心。可又一想我目前在學堂帶孩子們讀經,還立志要把他們培養成有德行、有擔當、有格局、有智慧的國家棟梁。要實現這一理想,我必須要踏上做學問的道路了,在此感恩兩位先生的教導。

第一篇是寫《自介文》,獨立完成實在是太難了,還好有那麽多師兄的習作做參照,終于拼湊出首篇文言《自介文》。寫完之後,先生沒讓重寫,看來是過關了,我當時非常高興,終于有了一個好的開始。

後來的《大人小傳》、《致諸兄弟姐妹書》、《與夫妻書》,在寫的過程中,讓我對自己的家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彼此之間多了一份理解與支持。當寫《祭祖文》時,我才知自己的爺爺是多麽的辛勞和偉大。感恩先生的良苦用心,喚起我們的孝悌之心,讓我們和祖先建立起愛的連接,在此向先生致謝。

《祭孔文》實在是寫不出來,我把師兄的習作都看了一遍,終于拼出了對夫子的感恩之心。到寫《祭先賢文》《文群銘》時,更是寫不出來了,因為這兩篇很難參考師兄們的文章,只好大量查資料,勉勉強強把這兩篇文章寫完。看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在此期間可能因為熬夜還病了一場,感謝同事們的悉心照料。

第十篇寫《述志文》,學生剛好去年立志要做一個合格的老師,把我們學校打造成優秀的傳統文化學校,另外我去年剛把《禮記•學記》讀了一千遍,心裏有了大概的思路,又參考了學長們的習作,最終順利完成。

最後再次感恩兩位先生的教導,學生一定認真學習,甘願做一塊鋪路石,讓孩子們在文化複興的大道上走的順利一些。

六藝文言036號學員學文心得體會

真是難以相信,自己已經寫完十篇文言文了。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當然,還夾雜著些許的自信,雖然,這些文章都是先生給動過手術的,但,畢竟是自己寫了。第一篇,先參考了其他同學的習作,沒怎麼費勁就寫上了。後面的都是這個方法。就是韻文太難了。開始以為順口就是押韻。上交了習作,可把桃源先生愁壞了。不得不專門做了一個微課,講押韻,平水韻是什麼。其實我之前也百度了,但是沒看懂,就直接跳過理解這一模塊,先寫文上交了。桃源先生告訴我,以後有問題要記得多問,感謝老師的耐心。後來,終於在老師講解下明白了什麼叫做平水韻,還知道了怎樣寫祭文,還懂得了什麼叫做起承轉合。而且我現在真的像老師講的,寫完這十篇,是斗過了自己的惰性。是意志力的戰爭。現在的感受,是不那麼怵頭寫文言文了。這些都是進步吧?自己覺得還挺不錯,當然,都是老師的功勞。最後一篇,述志文,快憋死我了,我這個人糊塗的很,說實話,沒有好好考慮過自己的志向。也不知道怎樣下手。又是問了桃源先生,加上仕隱君的講解,最後終於寫完交上了。老師給了一個中的等級。我還挺美,覺得自己寫的還可以。但是後來發現自己是等級的倒數第二名,一下子挺羞愧。還有,老師本來說不給修改的,可是看我自己改了好幾次都不行,最後還是仕隱君給做了一個大修改。我真覺得自己有福氣。老師給改好之後。有些地方我不明白,仕隱君就讓百度。再看老師的評價,我覺得,仕隱君比桃源先生嚴厲,心裡覺得,幸虧桃源先生比較溫和。哈哈。當然,老師別生氣,嚴師出高徒,嚴厲也好,溫和也好,為學生進步的心,兩位老師是一樣的可貴和令人感動。還有,我有點明白,文言文寫作,一定要多看好的文章,體會人家怎樣用簡潔的需要表達恰當的意思,很重要。以後一定聽老師的話,跟著老師好好學。

六藝文言037號學員學文心得體會

從學冩文以來,有两月時間。一開始是胆怯的,生怕稚嫩的文字發出來,會惹人笑话。尤其是看到學長們冩得那樣好。在群里话也不敢多說的。但是《自介文》發出來,居然得到仕隐先生點贊,學長也說有文言文思維。這樣的鼓勵讓我增加了信心,雖然到现在也還不太清晰自己是否已具有文言冩作思維。

我是比較愚笨的人,不知道怎麽请教老師。初時,每次冩之前,就先看看先生的講義,再看看例文,自己琢磨一下,便模模糊糊的冩了,也不知是不是這樣。然后就等着看桃源先生的修改。這樣六七篇過後,就感覺有压力了。涉及的類型多了,内容廣了,就發現要想准确的表逹思想和情感,我現在的儲備是遠遠不够的。於是,冩之前要不斷翻書、查字典,這讓我異常忙碌起来。爲了交一篇作業,常常是查閲好几天才敢動笔。冩完之後還來不及反復修改,就到交作業時間了。如果中間再耽搁一两天,就會错過時間,這讓我感覺紧張了。不再担心冩不好惹人笑话,能按時提交就好。想起報名之初,仕隐先生曾說:“推着拉着也要讓你们跟上去,走下去。”我現在就是被推、拉的狀态了吧。真是惭愧得很,這樣愚鈍的學生真是讓老師費心又費力啊。

每次交作業以後,就很期待桃源先生给修改後的文章。自己一個字一個字的比對,哦,原來文言文用詞要這樣簡洁、精練,而且誦讀改後的文章,是流�、惬意的。以前只知讀古人文章,從未想過他們是怎樣冩成的。現在因爲自己要冩,才慢慢去探究。於是总结了一點,冩文言文也是如同走路,可以有風光依旎,有峰回路轉,有柳暗花明,但一定是通�的、賞心悦目的,如果是隨便堆砌的路,不但走不通,也缺乏美感,失了走下去的興致。這需要一種遠見,知道自己最終的目的。更需要丰厚的學識,才能信手拈來直表心意。從先生的修改中,感覺先生把我想表逹又冩不明白的事情輕鬆就冩出來了,可知先生不但學識淵博且人情通達。實在佩服的很。學生不敢妄自揣測先生,只是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如先生這般,不一定有先生的高度,至少也能下笔敢冩吧。

我自知不聰明,因此总是把未來計劃的很長,知道自己短期内是難以逹到那个高度的。所以,我會繼續努力的。感恩两位先生慈悲,不嫌棄學生愚笨。再次感恩!

點評:何同學能堅持到現在,非常不易。從這點上說,應該鼓勵。何同學的特點:第一,古書讀的較少,古文化知識欠缺,總體基礎較差。建議從最基本的開始,好好抓好遣詞造句的學習,不要急於見效,只要有毅力,能堅持,將來必有成績。第二,何同學的文章雖然粗樸,但感情很真摯,有思想性。如《與妹書》、《祭姨母文》雖然文筆較差,但思想內容無可挑剔,選材得當,所舉的事例恰當,讀來令人感動。希望何同學堅持這種好習慣,多從生活瑣事寫起,多寫小品文,朝著“質樸深情”的方向努力,學習必將有所收穫。

六藝文言038號學員學文心得體會

多年來,借助注釋和白話譯文,斷斷續續,讀過幾篇古文。個別特別喜歡的篇章,也能成誦,但總覺得讀古文吃力不易。寫古文就更加不易了。其中艱辛,諸位師兄寫了很多,每位師兄所遇到的困難和困惑,我好像都遇到過。

沒有學習寫文之前,每讀一篇古文,要用兩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讀通,比如滕王閣序,多年以前第一次讀的時候,大概用了近一周的時間才算讀通順。文言語法,修辭,通假,虛實詞,古今異字等也看了一些。可讀了幾十上百篇之後,仍然如此。讀了這麼多,怎麼閱讀水準,一點兒提高都沒有呢。當時覺得非常困惑。古文書籍,書架上擺了一排,沒讀過幾本。不是不想讀,真的沒有能力讀。拿起來讀兩頁,就讀不下去了。自從學文開始,雖然時間不長,僅只兩月有餘,為文十篇而已。因為要下筆寫文了,讀的時候,感覺就不一樣了。對古文如何成句成章開始注意了。開始用古文來理解古文了。以前是以白話文理解古文。這個大不一樣了。現在基本上,一個晚上可以讀三到五篇古文。還有時間品味一下。

文言文,本來就是作為書面語言來傳承的,不是口語化的白話文。不動筆寫,可能真的是學不好文言文。只此一點,對我來說,收穫就是巨大的。

學文雖然僅有兩個多月,讀了幾十年的詩經和古文觀止,從來沒有從頭到尾讀完過。終於通讀了一遍。以後要讀的文章還很多,要學、要寫的也很多。以後進入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的學習,甚至更高一層次的學習,困難和困惑可能會更多。但我想,我不會放棄,也從未想到過要放棄。人一生,會學習很多東西,其中很多會中途放棄,如果年輕,放棄了還可以重新再來。也許因為年齡的原因,我覺得如果放棄了,可能就沒有機會再來了。

六藝文言039號學員學文心得體會

這幾天生活瑣事甚多,沒有靜下心來寫文章,起初,下筆不知從何下手,直至臨近交作業時,才不得不提筆寫作。

本來寫作寫文,應該是快樂的,自律的,而我都不概括,通常情況下是,以臨近交作業的心態來寫文章,不得不說,這樣子很不好,也寫不出好文章來,也離先生期待的很遠很遠。用先生的話來說就是多看看書,充實自己;多讀讀各位師兄師姐的文章,並多以比較改前與改後的地方,等等。。。

然而我呢,大多數時候都是掃幾眼就看完了,沒有仔細的看看,不應該這樣子,不多看,不多比較,何來的進步呢?我這時是這樣的問自己!

初入學習群的時候,大多數都是比較安靜的看各位的情況,甚是不敢發言說話,總覺著不是一路人的樣子,只有交作業的時說上幾句,直至現在交流甚少,話多就在田師兄和李師兄吵嘴的時候,那時文采不足,不明所以,就去勸架,沒能勸成,不得不說,就見不得各位師兄師姐傷和氣,傷感情,和先生為難呢!還有是桃源先生,開始以為桃源先生歲數很大,近花甲之齡呢,還有點神秘,直至最近活躍起來的時候,問先生(仕隱先生)才瞭解到,桃源先生和仕隱先生差不多大!每一段時間群裏,都能看到桃源先生,一針見血的指出不足之處,讓小子我收益不少。

說說我吧,如果沒有先生領進門,我呢,估計應該會和大多數人一樣,對文言不瞭解,看不懂,像平常一樣忙忙碌碌的過下去吧!未來的事誰知道呢?有太多太多的變數,正如我一樣,本來嚮往文學,努力奮鬥,長大後能幹出屬於自己的事業!可惜自幼患耳疾,無緣文學了,而且體制學校老師講的都是一天一個樣,不管學生學好沒學好,上一篇講完就繼續講下一篇,緊張的學習進度,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本來很難了,何況自幼患耳疾的我呢?慢慢的就沒有學習的動力,天天虛度光陰,甚是沉迷遊樂,庸庸的度日。

幸好,癸巳初夏,先生領進門,並學了半年的讀經,為寫文章打下了基礎,雖然有些毛病,總體來說,比以前進步了很多很多!

如今將至蘇老泉之齡,經歷多了,看的多了,漸漸的成熟了

起來,該擔當的事就要去擔當,成熟就代表了責任,不能像以前那樣吊兒郎當的了。

自學文以來,相比之前,第一次寫的時候,興志很高很活躍,如今剛過十篇文章,步伐就慢了下來,文章的難度隨之也提升了;以先生的話來說,就像爬山涉水一樣,開始的時候,感覺非常容易,到半山腰的時候,就覺得越來越難了,甚是寫不下去,這時候要的就是堅持、耐心。一般寫不出來的時候,都是不急於寫作業,多看看書,出去透透氣,有靈感後就下筆,如此方能寫出好文章來!

現在大多師兄師姐都爬到山頂上了,寫的文章都能出口成章了,我還在半山腰彷徨不已,出口還不能成章,如今寫作剛滿十篇,還好少有些許進步,沒讓先生失望!

希望未來能改改散漫的毛病,多看看書,多讀讀師兄師姐的文章,多對比先生修改的地方,和先生,和各位師兄師姐,一起努力進步,也請師兄師姐監督師弟爾,至此語終矣!


孔子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魏文帝云,“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宋濂曰:“嗚呼!斯文矣也,聖人得之,則傳之萬世為經,賢者得之,則族諸四海而准,輔相天地而不過,昭明日月而不忒,調燮四時而不愆,此豈非文之至者乎?”

嘉慶皇帝云:文之時義大矣哉!


六藝文言復興事業顧問團(排名不分先後):

文禮書院——王財貴季謙先生:此事志在必行,至若宣導廣告之事,有我可效綿薄者,則情義之當然,必當遵囑尽戮力,共扶大業也。

古小學——張利民海印先生:文字與文章是國學之基礎,此兩塊不過關,終究是門外漢。

曲阜國學院院長——段炎平先生:

事在人為!有志者事竟成!回憶前年在廣州與您會面,您躊躇滿志篳路藍縷艱辛探索的形象難以忘懷!這麼快文言教育初具規模!讚歎!

大势所趋!顺势而为!大有成就!

广东私塾联谊会會長、廣州本一書院院長——唐元平先生:吾當鼎力相助!

中華中庸女德學府、深圳市传统文化协会大道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吳尚婧懿女士:以文载道,以文化人。言为心声,观文辨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福建廈門義雅書院院長——力禾先生:

儒家學者、首都經貿大學教授——王瑞昌米灣先生:文言復興不朽之盛事,一輩子干成這件事,就是大功德。

儒家学者、山東濟南大學副教授——赵宗来雲塵子先生:仕隱兄大作,其情其志,堪比賈生、昌黎,宗來敬佩。雅言之倡,亦是當務,兄倡雅言,功德亦不可小覷 。

儒家學者——余東海先生:六藝書院仕隱君以推動文言事業為己任,提出:“民族復興非文化不行,文化復興非文言不興。”其志可嘉,其事至重,值得各界有志之士支持、參與和共同努力。尤其是儒生,都應該具備一定的文言功底,懂一點訓詁學,看得懂文言文,能夠吟詩作賦寫文言文就更好了。

儒家學者——黄志霄先生:文言不學,終顯淺鄙,文言大興,方為爾雅。

二胡奇人、曲作家——曹天立先生:

讀春秋,五千年文明,周易八卦五音,走江河湖海,源遠流長,萬古不息

觀史記,百萬日精華,黃鐘大呂六律,行天地人間,承前啟後,開拓創新

賢達點贊

儒家學者、政治儒學泰斗——蔣慶先生:汝发大愿復兴文言,其志可嘉,其情可悯,唯望汝尽人力而得天助,大愿终克有成!

淨空大法師:儒釋道要怎樣才能復興?我在這三個根上加了一句話,三個根是德行,你有這個德行,現在找不到老師,沒人教你,那你還是不行。古聖先賢留下來的典籍全是文言文 , 現在雖然有人把它翻成白話,翻成白話味道就變了,不是原味。你要真正想成就,你得要嘗到原味才行。原味怎麼?你得學文言文 , 你不會寫文言文 , 你就沒有能力閱讀古聖先賢留下來的經典,就不能像前人一樣輸出經史子集。

聯系方式:廣州六藝書院仕隱君老師 13710029163 微信:gz61shuyuan有意向者,請加聯系人微信,然後安排學習。

古人云:文之時義大矣哉!

文言復興事業是一項存亡繼絕、開創未來的歷史事業,您能學習嗎?您能勤奮嗎?您能承擔嗎?您能持恒嗎?

六藝文言書院,致力於民間文舉,以文育士,以文取士!

六藝文言網絡學院,致力於文言復興,培養私塾界古文師資,推進體制語文教改,為私塾學生、體制學生提供專業網絡文言系統課程,以文統學,以文促學,以文激情蓄志,率先在民間恢復建立傳統文舉體系!

聯系電話:13710029163(微信)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