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隱君談教育系列:當前親子關系的迷思

不知何時,中國開始出現了“親子”以及“親子關系”“親子教育”一詞,我百度了一下,指的是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一是所謂的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二是一種交往關系。我繼續百度,更是發現,幾乎沒有其它更有內涵的解釋,而且多數對親子關系的論述,是演繹多於內涵的界定。這意味著什麼呢?一是現時人們心目中的親子關系要麼只是這個詞的模糊概念,要麼只是一種交往關系的粗淺理解。何謂這種交往關系呢?按照網上的一些資料,大大致是這樣一些關系,溺愛型、冷漠型、粗暴型、朋友型、專制型。

那麼這種親子關系的界定是否合理呢?如果不合理,那麼當前以此為出發點與評價標准的影響甚大的家庭親子教育模式,還有足夠的合理性嗎?

現在來看是否合理呢?父母子女關系的全部難道就是上述兩種嗎?反而是把最重要的一類關系給忽略了,就是父母子女之間的倫理道德關系,而且上述親子關系第二種界定還多是單方面的。這意謂著,以一種單方面的又不全面的親子關系界定來作為教育設計或開發的認識依據,這從一開始就不可能根基牢固。

那麼這種雙向的倫理道德關系在中國有什麼文化內涵呢?個人以為就四個字就全部概括了,就是我們常講的父慈子孝,母親與父親類比處理。兒女要做到孝,自然而然就少不了敬順,這是事親層面的,如果上升到事君、立身層面,那更不簡單了,對於父親對子女,這裏講是慈,實際上是從嚴出發的,我們自古稱父親有家嚴、令嚴等,說明,莊嚴是父對子的常態,但這種常態要出自真正的慈愛,而不是表面的上的慈愛。十之八九對子女不嚴的家長,最終在慈愛的名義上,走向了溺愛,害了孩子而不自知。

所以,從教育的角度,親子關系是應當包含基於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關系的,時下所謂的親子關系,實際上,是枝葉,是部分,雖然重要,可相比之下是次要的。如果在道德倫理關系上培養不夠,我想,即便交往關系,再想當然的好,對其人生根基也是不足的。意思是說,交往關系一定建立在倫理道德關系之上,服從服務於倫理道德關系。比如,交往關系,所講的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就損害了敬順,後果是什麼呢?沒有了敬與順,平等最終不平等,變成以孩子為中心,不以尊長為中心,而以孩子為中心,這樣的家庭會和諧,這樣的家庭教育會不出問題嗎?

而現在單純把這種交往關系誇張性重視,而忽略了親子關系的根本,而且這種提倡與重視實際上不過十多二十年時間,是純粹西方文化與教育的產物。又是一個棄中就西背棄根本的做法。(作者微信:gz61shuyuan)

在中國傳統家庭教育中,本來,這種交往關系並不成問題,比如,關於粗暴,如果這個家庭是詩書禮儀之家,家長是有文化且有德行修養的,那麼,會有時下一些粗暴類型的親子關系嗎?因為,家庭成員在道理倫理與禮教的約束規範下,難以產生相關的問題,而現在,由於缺乏這些,於是這種交往關系,就成了突出的問題,即便小心翼翼地處理,還是要出問題。實際上,這種捨本逐末的做法,一定會出問題的。我們的文化衰落到,我們很多人,一點文化都沒有,還認為自己很有文化,一點不懂教育還認為自己很懂教育。我們有一些家長,無論自己多麼地有見解,可是如果做不到尊師重教,那就沒有資格談教育,更沒有資格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在此,說兩點,這麼多年辦學我體會很深的,一是交學費問題,沒有幾個家長理解書院的難處,准時或提前交學費,總是要催;二是離開,沒有幾個家長,肯花時間來為孩子辦理退學手續,更不願與老師就此進行溝通,說走就走,一聲不吭,甚至衣物也不拿走;三是沒有幾個家長,肯為孩子的教育,花時間學習成長。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你們很多在教育方面都不合格,可是你們還不自知,還自以為高明,還不願放下實際上必須得放下的教育權利。不要以為,自家的孩子是優秀的,是沒有問題的,要明白,當今中國的教育(社會、家庭、學校),絕大多數孩子教育都是有很大問題的,而你們家長承擔了重要的家庭教育,孩子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你們的問題。

如果不認同,那可以試目以待。單純的離了傳統家庭倫理道德教育的親子教育,一定會出大問題的。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