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隱君 Blog

仕隱君談傳統私塾教育77:私塾教育誦習的關健——溫書理書 0

仕隱君談傳統私塾教育77:私塾教育誦習的關健——溫書理書

 時下私塾教育,在記誦方面,存大兩大問題,一是泛讀泛背,好像都讀過,都背過一些,可是,不扎實,過段時間後,只是一些表面上的一些熟悉,不僅不能通本背下來,而且在細節處,也不准,吞字滑字滑句現象很嚴重。二是純讀包本,在讀與包本時,其快如奔馬,像說外語一樣,也有嚴重的吞字滑字滑句現象,而且,很快遺忘,復習起來相當困難。前者,既没有重視通本背誦,又没有做好溫書理書。後者,既没有在第一遍讀背時按規律進行,又[……]

閱讀全文

仕隱君談傳統私塾教育84:八股文對讀經學子的意義 0

仕隱君談傳統私塾教育84:八股文對讀經學子的意義

一直以來,我們對八股文多有誤解,絕大部分是因為習慣性宣傳及不瞭解之故。搜遍整個百度搜狗,發現不了幾篇八股文,幸好,近來,武漢大學整出版了一系列傳統科舉資料,讓我們有機會目睹這些經典八股文,其中方望溪主編乾隆欽定的《欽定四書文校注》整理了明成化以來至清數百名篇以為“主司的繩尺,士子之矩矱”,真當今讀經學子之福。八股文對讀經學子意義重大,茲列如下:

1、沉潛四子五經之書,闡明義理,發其精蘊。這一[……]

閱讀全文

仕隱君談傳統私塾教育85:關於《說文解字》的學習次第 0

仕隱君談傳統私塾教育85:關於《說文解字》的學習次第

近二三年來,《說文解字》得到極大的關注,在一些學堂也掀起了學習《說文解字》的的熱潮,對家長也有一些影響,具體原因,不過是,《說文解字》是識字解字的根本,是解經讀典藉的基礎,其濫觴或來自對漢學與清樸學的推崇,但對私塾階段是否合適呢?

我們通過考察傳統私塾教育,在識字解字階段,主要通過一些認字蒙學課本,如先秦兩漢《蒼頡篇》、《史籀篇》、《爰曆篇》、《博學篇》、《凡將篇》、《元尚篇》、《急就篇》,其中[……]

閱讀全文

仕隱君談教育系列八十五:關於《說文解字》的學習次第 0

仕隱君談教育系列八十五:關於《說文解字》的學習次第

近二三年來,《說文解字》得到極大的關注,在一些學堂也掀起了學習《說文解字》的的熱潮,對家長也有一些影響,具體原因,不過是,《說文解字》是識字解字的根本,是解經讀典藉的基礎,其滥觴或來自對漢學與清樸學的推崇,但對私塾階段是否合適呢?

我們通過考察傳統私塾教育,在識字解字階段,主要通過一些認字蒙學課本,如先秦兩漢《蒼頡篇》、《史籀篇》、《爰历篇》、《博学篇》、《凡将篇》、《元尚篇》、《急就篇》,其中[……]

閱讀全文

仕隱君八股文習作第五 吾十有五志於學 0

仕隱君八股文習作第五 吾十有五志於學

吾十五有志於學

仕隱君

聖人志學逐次遞進,生而不息也。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人生之初,渾然蒙弊,呀呀而語,跌跌而走,至於目明耳清,筋强骨健,然後進學啟蒙,由是識字記誦,智慧日長,蒙師啟之,經師明之,聖人之道近,奸邪之說遠,然後,心志萌發,本善彰顯,繼聖之心起也,考聖人之跡,年十五可至此也。其後,精益大學,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漸悟明德,歷十五年,臻於而立。立者,有所守也,守之固則邪僻不浸,用志[……]

閱讀全文

仕隱君談教育系列八十四:八股文對讀經學子的意義 0

仕隱君談教育系列八十四:八股文對讀經學子的意義

一直以來,我們對八股文多有誤解,絕大部分是因為習慣性宣傳及不了解之故。搜遍整個百度搜狗,發現不了幾篇八股文,幸好,近來,武漢大學整出版了一系列傳統科舉資料,讓我們有機會目睹這些經典八股文,其中方望溪主編乾隆欽定的《欽定四書文校注》整理了明成化以來至清數百名篇以為“主司的繩尺,士子之矩矱”,真當今讀經學子之福。八股文對讀經學子意義重大,茲列如下:

1、沉潛四子五經之書,闡明義理,發其精蘊。這一點表明,[……]

閱讀全文

仕隱君談教育系列八十三:選舉標准為何要設定百萬字的吟誦包本目標 1

仕隱君談教育系列八十三:選舉標准為何要設定百萬字的吟誦包本目標

六藝書院秀才選舉標准之一為吟誦包本40萬字,舉人為30萬字,進士為30萬字。一共一百萬字。很多人看到這個一樣“高標准”很不解,說什麼王教授才20萬,你居然說100萬,人家純讀經學堂天天8-10個小時,幾年下來,也只有少數幾個記誦20萬,你憑什麼說能做到100萬。甚至一些人,認為本書院在嘩眾取寵,不切實際。是的,如果在我這裏讀一年二年,那肯定是不切實際的,因為你根本就沒有這樣的目標,但是,如果,你在[……]

閱讀全文

仕隱君談教育八十二:傳統科舉模式對私塾學堂的意義 0

仕隱君談教育八十二:傳統科舉模式對私塾學堂的意義

現今私塾學堂,五花八門,參差不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雖然是一個必然又正常的現象,但私塾興起十多年來,都面臨辦學中的一些相似的困境。比如,家長與學生總是不斷地流動,或一年半載,或二年三年,五年以上,就是鳳毛麟角了,學堂人數初期階段難以上去,上去之後,又難以繼續突破,甚至反反复复掉下去,又上來,又掉。老師也是不穩定,三五個月是常事,一年二年稱稀奇。辦學堂没有了門檻,結果,在無形的門檻中絕大多數跨不[……]

閱讀全文

仕隱君談教育系列八十一:傳統科舉模式對讀經學子的意義 0

仕隱君談教育系列八十一:傳統科舉模式對讀經學子的意義

傳統科舉作為具有1300年史證的國家選舉模式,有其歴史合理性,在當代,也具有相當的時代意義,尤其對當今讀經學子來說,更是完成國學全程教育的必須。很多人疑惑,甚至反對,其實是不了解,或者聽信習慣性的評價。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從國學教育目標、體系,私塾界現狀,儒性培養、情志激發、士大夫階層重建,師資培養,移風易俗,復興傳統學術,等多方面闡術了傳統科舉的現代意義,應家長們的要求,本文著重探討對當今讀經[……]

閱讀全文

仕隱君談教育七:說說德行教育中的行為問題 0

仕隱君談教育七:說說德行教育中的行為問題

“德行”一詞比較早地出現在《易·節》裏面:“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唐經學家孔穎達疏解到:“德行謂人才堪任之優劣。”後來,德行就作為育人的核心標準。孔門四科中,德行居首,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等四位德行卓著的學生也排在孔門十哲前列。而在前人的評判標準中,德與行是統一的,而且更多地傾向於行,所謂“有行才有德,有德必有行。”單提德的時候,這個德也是包含行的。有德之人必是有德有行之人。

今天談及這[……]

閱讀全文